尊重體制 維繫傳統

  • 2011-12-24
 金門地區日前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暴民衝入營區打架事件,此事引起國內各電子平面媒體重視,是國軍守土不利還是金門刁民難纏?司法已介入調查,法律會給社會一個交待。與金門同屬戰地前線的馬祖尚未聽說有類似事件,而金馬前線向來以軍民一家、互敬互愛為優良傳統自豪,如今隨著時代的改變,軍民分治是事實,但外島畢竟是外島,過去的優良傳統仍需軍民之間共同努力來維繫與延續。
 在早期金馬實施戰地政務期間,防區軍民因酒後互毆的事件其實是時有所聞,但民眾跑到營區鬧事倒是十分罕見。金門這起事件突顯外島軍民分治,以及國軍精實案後兵力布署部份所不為人知的現況,台灣部份媒體過度渲染與解讀更是對外島現況不盡了解的報導,幾個暴民手持木棍就能衝入營區逞兇,軍人連自己的營區都保護不了,又怎能保衛國家,其實這與精實案有十分密切的關連。金馬的駐軍從九十年後大幅的減少,一個連隊的兵力從以往的至少百人減到只剩不到一半,扣除出差休假,若營區的門禁沒能做到十分完備,不論是暴民酒後鬧事還是有心人士想要進入營區,其實是不難的。
 軍人以守土衛民為第一要務,金門的這起意外事件軍方確有處置不當之處,國防部也因此出面向國人道歉,道歉的背後其實是這起偶發事件打擊軍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讓國人質疑軍人保家衛國的能力。兩岸關係日漸和緩讓軍民在防禦上出現鬆懈,這一點是各界需要再檢討的,而外島的兵源是否還要再減少,其實也都要再進一步的評估。
 金馬在八十一年解除戰地政務回歸自治後,軍民分治已經是運行多年,軍民分治與軍民分家有所不同;過去十多年來,地區的諸多事務仍是靠軍民合作而成,即使是未來發展仍需要建立在合作與共識的前提下。我們必須落實並尊重軍民分治的體制與事實,特別是在土地與營區釋出部份,必須在法律的基礎下做出明顯的界定,做任何決策時必須符合國家地區的整體利益以及人民的期待,而在一般性的事務方面則必須考量外島軍民一家的優良傳統,只要凡事多溝通、多協調,通常很容易找到共識。
 兩岸局勢和緩是事實,但整個東亞地區形勢詭譎多變也是隱憂,我們首先必須確定外島駐軍的必要性是否存在,只要有部隊駐紮的一天,務實的回歸的防務與精實的訓練仍不可少。而地區軍民更要務實的體認軍民一家互敬互愛的真正意義,特別是在法治國家,軍民之間仍何措施都應在法律的保障與約束下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