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成為世界遺產之路

  • 2012-01-13
 隨著世界遺產概念與實踐的不斷發展,目前世界遺產的申報已呈現跨國申報、跨州申報以及由點向面擴展的現象;過去的申報項目多是一個景點、一處古蹟,現在則多傾向以強調人與土地互動所形成的文化景觀為範疇。另一方面,貫徹世界遺產「全球策略」,以及追求世界遺產所應具備的全球化代表性和平衡性已逐漸成為主要趨勢。
 台灣雖非世界遺產公約的遞約國,但在此發展趨勢下,馬祖所具有如此世界級價值的戰地文化景觀,以及在歷史上的重要意義,都是世界遺產脈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馬祖戰地文化景觀受到中央政府及學者專家的肯定,在國際組織的論文發表上更獲得眾人的矚目,現在最欠缺的反而是在地的力量與認同。
 地方的投入與居民的參與是推動申請加入世界遺產極為重要的動力與評估因素,同時亦是藉此創造地方能見度與價值感,乃至於實質回饋的立基。從居民生活的角度指認軍事設施與戰地地景,以及其在常民生活中所形成的故事場景與生活經驗,一方面不僅有助於民眾對於世界遺產的認識與認同,並且更能深化這些資料本身的關連性以及與在地生活脈絡所構成的整體性。
 世界遺產的宗旨是保護,即保護那些具有普世價值且又容易受到傷害的自然與文化遺產,使其在現代社會中仍能保有生命力和價值。因此要推動馬祖加入世界遺產,不僅需要民眾表達加入世界遺產的認同與意願,更需要更多人主動承擔保護遺產的責任和義務,加入管理維護的行列。
 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好處若從功利的角度來看,第一是可以獲得國際專家的協助,世界遺產委員會就可以派遣專家協助文化遺產的保存維護相關事宜;再來是國際名片效應,任何一處文化遺產成為世界遺產之後,知名度就像名片一般,同時也是文化觀光的票房保證;另外,是住民對文化遺產認同度的提高,促使居民更加愛惜家鄉文化資產;最後是馬祖永續發展的資源,引進觀光人潮也促進地方經濟效應,若經營得宜,文化遺產將成為馬祖一種永續發展的資源。
 馬祖成為世界遺產之路當然是一條漫長的路,但是這是一條從出發就開始獲利的路,不管是保存地方戰地文化景觀,或促使鄉親重視在地文化資產,這是屬於馬祖的重要資產,讓全世界都認識,更讓馬祖獲取永續發展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