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女藝人涉入酒後毆打運將事件,連日來成為新聞焦點。大家都知道,飲酒要量力而行,否則傷及健康和生命,甚至刑責上身,付出慘痛代價。馬祖地區因為人與人關係密切,加上個性豪爽好客,三五朋友聚在一起,相互之間若不極力勸飲乾杯,似乎就顯得誠意不足。不過,已經有太多的事證告訴我們,飲酒一定要節制,以免鑄下終身遺憾的後果。
作為一個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因其自身不能控制飲酒,應對其自身行為引起的後果承擔主要責任。但作為酒席的宴請者,也不能放任賓客飲酒,要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作為共飲者,不能相互鬥酒,對鬥酒應提出善意的提示,相互之間有互相注意的義務,如果沒有盡到該義務,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如要飲酒,須飲得理智,並應在適當的環境下有節制地飲用,絕對要避免在駕車、操作機器、處理危險物品或進行劇烈運動前飲酒。飲酒過量不但情緒易激動、亂發脾氣、判斷力控制不佳、易與人發生衝突、對外界刺激敏感並且有高犯罪率;配偶及子女也常成為被家暴之對象,也常因精神恍惚導致工作效率變差。為了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健康,提倡建立優質的飲酒文化,是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
馬祖出產陳年高粱、老酒,大部分的人都能喝上幾杯,加上重視人際關係,逐漸形成一套特有的喝酒文化。但是,這樣大口喝酒的文化,所衍生的問題,不單單影響個人身心健康,甚至對家庭功能正常化及社會安全造成危害。XO在歐美是要用嗅覺、味覺慢慢欣賞、品味的,到了我們手中就變成了乾杯、一飲而盡!我們必須學習如何慢下來的喝酒文化,朝「品味化」的方向轉進。
近年隨著健康議題漸被重視,加上經濟衰退、社會結構改變等因素,國人喝酒的型態已節制許多,但喝酒依然是現代人社會重要的社交工具。華人社會有其特殊的應酬飲酒文化,有些人正面看待成社會化的必要過程,因為酒酣耳熱或許可以潤飾一些生澀友誼,完成一些社會儀式,然而其所製造的社會困擾與問題卻也不可忽視。小酌怡情,適量飲酒沒話說。但個人因肝酵素差異導致酒精容忍度不同,因此自有合適的喝酒總量,所以利用拚酒來示忠誠、威權或誠意絕對不是合理的喝酒文化。看看周邊不勝枚舉的飲酒過量的負面例子後,更應該要認清誠意比乾杯重要,杜絕飲酒可能導致危害的嚴重後果。
倡導優質飲酒文化
- 201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