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解決土地問題付出者獻上敬意

  • 2012-02-13
 當我們打不開這道門時,要思考去撞擊另一道門。針對地方鄉親長期關心的土地議題,縣府以最低的社會及行政成本,經由法令適用釋示,期能為土地問題開了一扇大門,如此有機會為安輔條例可適用約三分之一外,尚待解決的土地尋求解套,著實為務實且有效作法,將來尚須提供有利證據,才能拿回祖先遺留土地。
 連江縣政府積極爭取依民法物權編施行法第9條「視為所有人」的規定,內政部重視該案,多次召集中央相關部會召開會議及請求司法院釋示,希望能有突破性進展,9日馬祖土地問題第四次專案會議獲重大突破,解決土地問題給了有利方向。
 自發生土地問題以來,一則因問題牽涉層面複雜,二來年代久遠及時空背景,以及年長鄉親對法令知識的欠缺,致使陳情鄉親舉證困難,成為鄉親心中的悲痛,因此歷經多任縣長,仍無法獲得有效解決;過去,各方的多面向探討是處理手法,立(修)法是一種方式及態度,還有各方就議題關心,我們要給予尊重及敬佩;而地方積極尋求內政部、法務部就民法物權編施行法著力,就地區在民國62年之前是否有地政機關,此疑議爭取有利的解釋,讓民眾可視同完成時效取得,確保能在行政及法律上站穩腳步,期在體制內完成解決。
 過去,一般說要修(立)法,希望針對馬祖土地問題增訂有利條文,問題是立法耗日費時,程序會更繁複,牽涉範圍或許更大,除行政機關開會成案,還要送立院審查,同時也不見得對我們有利。
 縣府土地問題專案小組的使命,是希望能從行政等體制內來處理,進而謀求解決之道;土地是下一代跟上一代情感的連結,民眾對土地要回的期待,地方政府感同身受,彙整各方意見,剝絲抽繭,務實、積極進行處理土地問題。而以函釋方式,將占有事實完成時間點,拉到縣地政機關成立之前,如此將有機會為安輔條例可適用約三分之一外的土地尋求解套;全縣土地計28322筆,辦妥所有權登記並核發權狀計21479筆,尚有6843筆土地仍未完成登記。
 最後,馬祖土地問題專案會議在第四次行政院專案會議通過,從中央到地方有許多幕後英雄,政務委員薛承泰、內政部地政司、法務部,民間研究土地問題朋友鄭睿傑、朱榮忠及縣府業管部門;關鍵的法學專業同仁地政所代主任連素秋、縣府消保官陳奕誠、企劃室法制兼任課長楊遠鵬及議會法制室主任張龍德等付出,以及關心土地的朋友,獻上一份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