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陽普照及鄉親見證下,福澳行政旅運大樓於101年聖誕節動土開工,大家不僅歡欣及期待,也是今年馬祖最大的聖誕禮物,縣府期盼透過這棟大樓與福澳港區的土地多目標利用,達到帶動離島經濟,服務大型郵輪及小三通旅客的目的。
海島型馬祖除空運之外,海運也是對外交通連結之一,港埠是重要建設一環,這3年來,繼福澳浮動碼頭完成及北竿白沙浮動碼頭也即將興建,福澳行政旅運大樓動土開工,象徵馬祖商港發展新里程。
在行政旅運大樓動土開工當日,本報回顧馬祖海事工程從民國90年起如同海浪波折多舛,歷經計畫變更、工程遭遇困難,以及施工廠商因財務問題無力繼續履約而終止契約,正如被外界視為是一個高難度的「爛攤子」,剪不斷、理還亂,也讓馬祖港埠發展延宕近10年。
再者,比照兩馬小三通福州港在兩岸對行之後,浮動碼頭先行啟用及馬尾近年也著力港埠建設時,著實羨煞了馬祖鄉親及旅客;但我們突破各項困難,跟時間賽跑,港埠建設亦急起直追,梳理過去難題,理出了新的方向。縣長楊綏生自上任以來,積極針對上述問題釐清工程延宕原因後,重新送交通部核定,將前期未完成之福澳碼頭工程納入上位計畫「馬祖港埠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辦理,並擬定「馬祖港埠各碼頭區擴建及改善計畫」個案計畫再報中央核定,率縣府同仁往來交通部、經建會,不斷進行提報與說明,終於在99年10月4日通過經費核定,展開馬祖遲來已久的港埠基礎改善建設。
在有限的人力及資源條件下,各項重大決定均提報交通部推動小組充分討論決議,依法謹慎處理各項工程業務,前案經長期訴訟以及第三公正單位的見證,各擔保施工廠商之保險公司及銀行同意理賠,且顧問公司亦同意負擔瑕疵工程,讓過去被視為燙手山竽案件得以順利解決,並同時爭取經費建設地區港埠。
福澳商港一年往來超過50萬人次,無論發展觀光或四鄉五島間的島際交通,都奠基於港埠建設的基礎上,過去的延宕讓馬祖發展一度被邊緣化,也在小三通往來高峰期未能掌握競爭力。這兩年間縣府正以與時間賽跑的壓力下,逐步完成各項港埠建設,馬祖的未來發展仰賴觀光,擁有優質的港埠建設,是馬祖發展觀光的必備條件。
福澳行政旅運大樓興建目的是提供小三通與臺馬航班旅客一個機能充足的旅運空間,讓旅客進出舒適、便力;同時也滿足港區聯檢單位的辦公廳舍需求,興建之時並將形塑馬祖指標性建物,融合綠能與燕鷗等概念,在造型上為馬祖觀光加分。
福澳旅運大樓 馬祖港埠發展新指標
- 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