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馬祖幸福城市

  • 2013-01-04
 馬祖在去年度多項城市調查中,鄉親主觀幸福感都名列前茅,在臺灣競爭力論壇舉辦的2012臺灣幸福大調查中,十大幸福城市中連江縣全國排名第三;天下雜誌公布2012年「幸福城市調查」,本縣「民眾幸福感」也位居第四;經濟日報推出的「願景工程—幸福大未來」,所辦理「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根據OECD「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以最有感的方式衡量台灣的幸福度,若計入離島,馬祖主觀幸福感排名第三。這對地方政府而言是鼓勵也是警惕,維持幸福感不易,更考驗執政團隊的創意與應變。
 幸福感很抽象,但卻是現在所有縣市所面臨的挑戰,以苗栗為例,這兩年滿意度都明顯領先,劉政鴻就表示,第一次要舉辦世界男高音卡列拉斯演唱會時,被很多人甚至是苗栗縣府團隊成員質疑,但苗栗縣府「迎難而上」辦得相當成功,接續的多明哥演唱會、大河之舞和火焰之舞等國際文化藝術活動,以及建國百年燈會和國慶煙火都辦得有聲有色,受到全國的矚目,讓苗栗縣民與有榮焉,也大幅提升鄉親的光榮感和幸福感。。
 台北民眾向來對於政治滿意度都不高,但對於生活滿意度卻挺高,最主要是台北無論在交通便捷上、文化豐富度上及生活便利上,都有著其他縣市望塵莫及的資源與建設,讓民眾生活相對有感。
 生活滿意度是檢驗人民幸福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或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美好生活指數》均有列入其中。以國外諸多成功經驗來看,攸關民眾整體生活品質的多元面向,包括乾淨的資源環境(空氣&水)、充足的公園綠地、友善公共空間(村里中心、人行步道、露天茶座、咖啡館)、休閒娛樂設施、改善交通運輸(擴展公車路線與自行車道)、工作與生活平衡、較強的社會支持網絡(朋友、家人與鄰居)、社區態度(安全、多元文化)等。
 有效提升生活滿意度的作法必須是「由下而上」的公民參與方式(如市民討論會),學校、政府與企業也可利用新興科技(智慧型手機、雲端)和社群媒體來凝聚社區意識,建立抗逆力、樂觀、問題解決技巧、同儕支持系統。
 馬祖的社會福利已經傲視全國,更由於馬祖鄰里親友的互動密切,擁有更優於城市的社會支持系統,隨著運動、文化活動、教育等資源的投入,讓生活在馬祖的民眾更有感,相關單位應該更細緻的規劃,否則經常一個努力辦理的活動或推行的政策,卻因為執行者的粗糙或官僚思維,讓人民發出不滿,那就有違政策或活動辦理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