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點巧思 讓馬祖「漾」起來

  • 2013-01-05
 電影「花漾」在周美玲導演精心的策畫與導引下,於去年底正式上映後,好評如潮,透過影視來進一步行銷包裝馬祖的美麗,除拓展我們的知名度外,更引起四鄉五島鄉親的共鳴,深化在地認同與更多的集體記憶,成功的進行一番島嶼行銷。
 拜資訊科技進步之福,透過數位方式來進行城市行銷,特別是影音畫面的播放,往往最能使閱聽人印象深刻,有著難以磨滅的回憶,也因此,應把握住每一次曝光宣傳的機會,多讓在地特色與風光能透過「置入行銷」方式,烙印在觀眾腦海中,勾起前往攬勝品味的魂魄。
 揆看國內歷年上映國片,不論是早先的「悲情城市」,或是近年的「海角七號」、「一頁台北」、「艋舺」、「雞排英雄」、「賽德克巴萊」、「陣頭」、「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播映後均引發不少旅遊熱潮,帶動觀光經濟收益,拓展知名度。在進一步斟酌可發現,其共同的特點在於,影片中富含著大量的在地元素與景致,讓觀眾感受到地方之美與妙。換句話說,除了劇情的鋪排與故事詮釋外,有意無意間,也大量的使在地特色與良辰美景登上鏡頭,讓民眾在欣賞之際,除了心靈上感受內容的高潮迭起外,更在視覺上有著無比享受,創造出動身造訪的意念。
 著眼於觀光的行銷,「花漾」電影大卡司的來馬拍攝,對我們而言是一大肯定與認同,也是無上的殊榮,難能可貴。但假有他日,有更多影視來馬取景,我們至期在戲劇內容的編排外,能爭取順道將馬祖的好山好水與特色景點用多樣方式融入鏡頭,而非匆匆一瞥或僅侷限於某一景點與時空,用媒體的力量,經過包裝推廣,型塑充滿浪漫與夢幻的海洋島嶼。
 地方行銷除帶來人潮外,也要創造出讓人又驚又喜的樂趣與微笑。公部門應發揮巧思,把握這次機會,結合地方鄉親力量,並著眼於未來博弈觀光的開辦,擘畫出許多「花」系列的旅遊行程安排、周邊商品、講座、教學考察等,用更多的創意讓馬祖「花名」遠播,營造海上的「花花世界」。
 「花」劇在南北竿特映會,吸引數百位鄉親前往觀賞,座無虛席,掀起一波熱潮,意味著對於地方的高度認同與凝聚。縣府團隊應重視本次的感動,多用些不凡創造力,讓馬祖不再是只有戰地政務的印象,脫胎換骨成更年輕、更活力的「漾」(Young)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