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地區客船服務水平

  • 2013-01-18
 合富輪執行臺馬替代航報連續遲到引起旅客不滿,而長期以來未有鄉親將客船服務與航空服務劃上等號,也因此面對不滿也只能私下抱怨,未曾將不滿提出客訴,或是向消保官提出抗議並要求處理,因為即便是搭船消費者依舊是消費者,有權對於已付費的服務提出合理要求。
 根據基隆港務公司公布的客船乘客與運送人運送糾紛調處程序第二條,運送人於確定客船無法依預定時間起程、靠泊,致國內航線遲延十五分鐘以上,國際航線遲延三十分鐘以上者,或變更航線、靠泊地點時,應即向乘客詳實說明原因及處理方式。
 合富輪過去承攬軍租航報,以完成運送貨物與軍人為目標,然而執行臺馬替代航報,必須有所差別,一年一次的歲修期間,合富輪代為執行臺灣與馬祖的海上交通固定航報,每一趟次高達百餘萬元的費用,地方政府為的是提供往來民眾可以預估、可以計畫的固定航報,不因臺馬輪歲修發生任何的變化;幾乎與軍租航報一樣的租金,往返旅客有時一天沒有超過一百人,平均每個人的船票高達一萬元,享受一萬元的高額船票,結果是在碼頭苦苦等候未定的到港時間。
 合富輪當然有其困難之處,船速事實上較臺馬輪慢,遇到海象不佳時跑得就更慢,往來臺馬之間確實必須花費比臺馬輪更多的時間,然而這些都是可以預料的事情,用更多的人力縮短上下貨時間,用積極的作為縮短靠港作業時間,若真的延遲必須給予旅客提前的通知與貼心服務,而非抱持戰地政務時期愛搭不搭的心態,這與現代船舶服務精神完全不符合。
 事實上地方政府有其困難之處,臺馬輪歲修除了合富輪之外,到底有沒有其他可以執行替代航報的船舶,在目前台灣市場上,確實沒有船舶有餘裕可以執行臺馬輪替代航報,除了已經在跑的台華輪,台閩之星尚未取得海上航行允許,因此無法執行,這也是欠缺競爭下的必然結果。
 近年來臺馬輪歲修從過去三天跑一班,到今天只要海象允許就天天跑,不但費用沒有降低,還增加三十萬元的費用,年度結束後建議地方政府應評估替代航報的效益,若天天跑無法負荷,因為載貨或載人之故天天遲到,那不如恢復過去的航報執行,以載貨為考量三天一趟次,將省下的費用改搭直升機,可能鄉親還比較有感。
 另外,建議地方政府也可以於機場、碼頭設置民意信箱,將遊客意見轉化成可行的政策意見。也許交通條件不佳,尚待有關單位的努力,讓交通更加便捷與順暢,但服務的感受卻在每天每天的累積當中,因此任何時候都必須以旅客服務至上來自我要求,否則硬體設施改善,卻沒有相關服務的提升,奢談觀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