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地區各鄉許多傳統閩東聚落因為政府的補助獎勵政策,讓古厝重生,鄉親的祖厝老房子得以重新修建,但在建設的過程中,因為工法與工材的不一致,讓部份聚落因此「走樣」。這些老房子因為政府的補助而重建,會產生變調的結果,政府當然有責任;我們期待新的一年開始,政府有關部門能更嚴謹的為馬祖閩東聚落把關,補助可以從寬,但監督驗收必須從嚴。
不論是修房子或是新建房子,在馬祖傳統觀念上是所謂的百年大計,馬祖特有的閩東聚落因外觀石瓦形成,有別於台灣各地的聚落景觀,除了文化的保存意義外,這種特色也成為觀光發展的一大利器,閩東聚落修繕補助辦法因此而來。多年來從地方到中央都十分重視這項城鄉風貌的塑造,相關的補助辦法由地方制定,經費也年年有編列,全縣已有超過五成的閩東古厝因這項政策而受惠,但在建設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外觀建材或是內部設施如何定位的雜音,表示我們對閩東聚落修繕再利用的基調並不一致。
一塊石頭影響一面牆,一面牆影響整個聚落,蓋房子從砌石這項不起眼的小動作開始,聚落的整體風格往往呈現在一片石牆上,外觀是最為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因為工法與工材的變動而造成整體外觀的走樣變調,那就失去閩東聚落修復重建的基本精神。公部門在執行補助政策時有責任要為聚落的整體景觀與基調一致把關,不倫不類的外型將對整體聚落產生無以回復的巨大影響,公部門要堅持,起造者更要有所體認,因為這是百年大計,不容輕忽。
馬祖古厝興建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先民智慧的表現,而傳統聚落因為時代而變異,如今歷史給了我們新的機會更要好好把握。近年來馬祖在建管方向的問題日漸受到重視,管制作為也慢慢開始見到成效,顯示管制仍是未來主導城鄉風貌重要的手段,把關者如何運用行政權的力量,站在輔導的立場力求閩東風貌的一致性,補助可以從寬,驗收要從嚴。地區推動聚落保存已有多年時間,過去幾年從古厝修繕到公共設施,乃至於機關辦公廳舍,大家都在追求一股閩東風,基本上這是好的現象與理念,但要如何來落實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公私部門要結合多元管道的力量,在力求基調一致的目標導引下前進,才能形成特色,然而這種特色正是馬祖得以永續生存的元素之一,亦是觀光重要的資源,公部門在審核任何公共建設事前的作業時,要多一份用心與堅持,必然能看到成果,不能因為一時的放鬆或無心,讓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傳統聚落修繕力求基調一致
- 201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