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公投時代的治理思維變遷

  • 2013-03-23
 學者Thomas在《Citizen, Customer, Partner: Engaging the Public in Public Management》一書中愷切的指出,在新世代的公共管理脈絡下,沒有任一主體能宰制所有權力,公共事務的產出,是由「顧客」、「公民」與「夥伴」三方面的協力互賴網絡所合造,以資提供更有效率與效能的公共服務。馬祖的觀光博弈政策,儘管初步獲得地方公投的支持,但在來日套案具體規劃擬議過程中,公部門不能單憑一己想望拓深,而需兼顧人民在治理洪流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觀光博弈契機的開啟,如同久逢甘霖,為地方建設發展帶來生機與希望,但必須意識到,該政策工具並非萬應靈丹,倘未能顧及市場需求與偏好,仍有可能導致失靈。博弈特區的擘畫,不能一味的複製其他已成功的個案,陷入同形主義的思維;反應立於顧客視角,深究馬祖地區的在地資源與特色,思考我們的差異化特色為何,用不同賣點吸引更多遊客的來訪,激發賞玩的需求,並有再三回味的餘韻。最重要的,我們要懂得如何將這全國唯一的離島博弈特區做好有效行銷,擄獲消費者的芳心。
 博弈政策雖為馬祖重要政策變遷,但不能單純僅將鄉親以「顧客」角度看待,而要更積極的用「公民」內涵來與之相處。顧客,只是單純的選擇接受政府譜出的公共服務;公民,不再是被動的角色,取而代之,會積極要求主事者提供其切身所需的內蘊,具高度自主性。博弈事業在發展路途上,應隨時關切人民的想法與在地網絡意見,及時有效的回應百姓的疑惑,不斷思考如何在設計過程中,納入更多公民精神的意見,並隨時將資訊公開透明,解開潘朵拉的黑盒,降低外界不信任感與執行赤字。
 最重要的,為達到「善治」畛域,如何激發網絡治理的夥伴關係,跨越公私部門的疆域,在多元聯合行動下產生在地高度凝聚力,是不容小覷的課題。馬祖最珍貴的資源,就在於人情網絡的綿密,社會資本的雄厚,是馬祖獨特的軟實力;我們應該珍惜這無形的資產,讓觀光博弈夢想在大家合力的輻輳下,透過關鍵人士的媒合,使相關法制迅速通過,看見馬祖這隻海上蝴蝶展翅飛舞。
 馬祖處於一個變革的海洋十字路口上,馬祖公民選擇了改變。縣府團隊在發展觀光博弈之際,應留意鄉親在過程中把持的不同角色關卡,用不同立場與之互動,化解政策失靈的潛在性與解釋落差,讓微笑曲線向上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