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論/給楊醫師的Email之五C─論「馬祖的世界戰地文化遺產」之戰爭

  • 2014-01-13
 文:李仁光
 我為什麼將馬祖爭取加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事情,定位為新的一場戰爭?因為我覺得,一個新觀念要取代舊觀念的過程,比起取得一場戰爭的勝利更困難。
 聽到「戰爭」二字,年輕人也許感到新鮮,年長者卻在腦海中浮現一幕幕殘酷的場景。
 馬祖要加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行列,中央政府已經定調,可悲的是您和您的政府團隊,卻看不到其中對馬祖觀光產業發展的重大利基。
 馬祖被指認為中華民國第18個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都快五年了,102年我才聽到您關於世遺話題最務實的一句話:馬祖可以考慮和對岸的連江縣聯合申情加入世界文化遺產。與此同時,文化部長龍應台也拋出兩岸共同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議題。
 無獨有偶,我在2010年9月27日的【馬祖發展戰略初探(世遺篇)】中也曾經坦言:「說到連江縣名,在下突發奇想,為什麼兩個連江縣不聯合起來申請登錄世界遺產呢?馬祖一定要千里迢迢跟在金門的屁股後面走?2008年4月25日我曾以「海員」的筆名在馬資網發表短文「連江縣名是馬祖的文化資產」,旨在反對馬祖正名。同一個區域,同一個縣名;一個是戰地,一個是前線;馬祖有坑道,對岸也不少;馬祖有播音站,對岸也有…凡此種種,皆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共內戰的特殊歷史文化遺產。兩岸能不能聯手共同申請,當然要問專家傅教授了。在下只是好奇而已。如果不能申請世界遺產,可以共同申請金氏紀錄嗎?又是一個奇想。
 總之,我舉雙手贊成政府推動馬祖申請登錄世界遺產的計畫,即使不成又何妨?過程就足以提升馬祖的能見度」。
 也許這個時候重提舊論,有賣弄先知先覺之嫌,但白紙黑字畢竟抹不去。
 話又扯遠了,我感覺到馬祖要加入世遺是一場艱難的戰爭,是新舊觀念的戰爭,這有點可笑、可悲、又太遙遠。
 說件眼前的事吧!今年的馬祖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計畫從社會型進入了經濟型的年代。這裡有連江就業服務站、您、副縣長、陳立委、縣議員的努力,勞委會核定了5個經濟型方案,59個名額,補助金額約新台幣1,770萬元。
 這五個方案計畫包括南竿2個;北竿1個;東莒1個;東引1個。後續還有社會型的方案計畫14個。我要問的是:為什麼政府不能主動提供機會,讓這些人力結合到馬祖申請加入世界文化遺產,開發觀光產業的行列中?
 是您和您手下的政府官員觀念出了問題。改變舊觀念,是這場戰爭的主軸。長期以來,政府除了派員參加勞委會的審查會,上工說明會外,有關單位借些除草機具外,並沒有真正關心、介入這些弱勢族群的工作和生活。這樣說一點都不過份,有些主管官員連什麼是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計畫都搞不懂。
 馬祖戰地在撤軍,廢棄營區多的是,為什麼不主動規劃讓多元就業員工進駐?5個經濟型的團隊,分布各島,給5個廢棄營區,只要成功一、兩個,也許就能帶動其他廢棄營區的活化。
 可怕的是,您和您的團隊,面對地區業者的時候,總是正面表列。建設局、交通局、觀光局、文化局長期以來花多少錢補助地區企業、商家發展產業?您和您的官員都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做為,我也不反對。似乎,這些企業、商家都是資產。
 但是,對於那些從事多元就業的人,您和您的官員總是負面表列:就算讓你們進入營區,也只能割草,割完草就退出,不能在裡面從事經濟活動,不能有產業活動,不能有商業行為,甚至不能在裡面煮飯、休息、大小便,放屁也要走到營區外。似乎,這些人,這些勞委會核定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計畫,對馬祖地區來講,都只是負債。
 就像台灣的食品安全風暴,媒體報導的都是黑心食品,負面表列,好東西都不見了。難怪郭董說不知道該吃什麼了。您和您的團隊,對待這些從事多元工作的弱勢民眾,腦子裡不都是些負面的評價嗎?
 給些正面的表列吧:他們會割草,政府官員哪一個會割草(就算會,也就是割割自家的花園、祖宗的墓地而已)?他們會掃馬路,公務員中有哪一個肯去掃馬路?您一定知道,8千陸客遊馬祖,全都說馬祖環境清潔空氣好。這裡面難道都沒有這些多元就業員工的份?他們會不會做生意?他們做生意能不能養活自已?不給個機會,永遠沒有答案。給個機會吧,也許他們真的可以站起來。
 現在中央政府已經給了他們一根拐杖(每人補助30萬元的新台幣),迫切需要地方政府扶一把(給一個爛營區),讓他們有機會去努力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企業。這樣的要求很過份嗎?
 中國大陸政壇有一句名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句話也適用馬祖的政府生態。只是大陸官員以此貪汙A錢;馬祖官員用來推責保位。
 我很欣賞您2005年8月13日在馬資網上「『是危機,也是轉機』-拜讀了筆心先生大作有感」文章中引用麥帥的名言,「每有一個矯詰無賴的政客、也有一個獻身群眾的偉人」。我當然希望您是「一個獻身群眾的偉人」,那也該獻身一部分給那些弱勢的多元就業群眾吧。
 馬祖有一批社區發展協會、社團組織的理事長、理監事已經為這些弱勢的民眾獻身多年,他們都是無給職的志工,他們的三等親也都無緣進入本會多元就業員工的行列。再怎麼說,也該輪到您和您的政府團隊獻身了。
 2014年1月13日,經濟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計畫就要開工了。
 沒有政府的公文,這些員工無「法」進入營區,我們決定先在營區外進行員工教育訓練,「磨刀不誤砍柴工」,等收到政府公文後再進入,以免觸法。
 等的到公文嗎?我們心中茫然。
 (讀者來論屬個人意見論述,不代表本社言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