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重在體驗,今年藍眼淚+國際馬拉松等2大項,明年地方政府規劃獨木舟+搖櫓,不但適合推廣,也增加地方旅遊產業發展;我們建議先四鄉五島找一個最適合點嘗試運作,也符合1鄉1特色,同時可集中發展,避免資源分散最後都做不好。
準備工作是第1步,相關部門在忙完馬拉松結束之後,前置規劃作業就要啟動,過完明年春天,海上安全攔截網就要佈設,從事相關教練、救生人員已訓練完成,台灣宣傳行銷及媒體發表也要曝光。
今年或許是藍眼淚關係,根據觀察5-8月遊客流量,年輕族群散客比往年增加,相對銀髮族減少,親水性活動是夏季旅遊最討好項目,家庭及青中年都會接觸。以北海坑道搖櫓體驗,遊客頗為喜愛,在夜間搖櫓觀賞「藍眼淚」之前,馬管處推的就是白天搖櫓,坑道有不一樣味道,但是在澳口獨木舟搭配搖櫓更是原味,與大海接觸。
推動獨木舟先擇一適當地點,鼓勵民間起頭做,相關單位前置配合及澳口安全設施及人力培訓為重點。就地點而言,就離島澳口來說,還是以最早開發的芹壁較為適合,在澳口附近佈設攔截網,以浮球圍警戒線,超過就是危險區域,同時浮球攔截網具保護作用。
鼓勵民間起頭做,是永續經營的基礎,北竿在中山國中推動以來,已具成效,在資源上也較為充裕,同時該校也是中心學校,不論在經驗及對外合作協會,如台灣獨木舟組織都有互動及熟悉度,未來對推動上都是助力。
在地教練、救生人才的培訓,以推廣活動而言,地方成立相關水域遊憩活動發展協會,並以水上救生協會為基幹,一則透過組織可以推廣,二來辦理研習、實務教學,為教練做好儲備,也讓大眾參與學習,增加此項運動人口,並可加溫熱度。
民間經營當需要投注基本器具、人力,在初期主管部門勢必給予協助及輔導,希望在營運正常之後,很快能自主運作。以五島旅遊特色而言,芹壁發展獨木舟成功的話,加上山城渡假旅遊村知名度,不但為北竿加分,讓來馬祖遊客想體驗就要去北竿。
馬祖水上活動過去曾在坂里推動多項休閒設施,但是1場颱風吹散了所有夢想,地方政府思考及徵詢相關,認為白天體驗海上獨木舟是可行項目,因為中山國中多年推動下來,頗有成效,有它的吸引魅力,同時在執行上較為務實,對旅客也具號召力。我們期待相關單位先完成相關規劃案,只要時機成熟,就能照表訂計畫執行。
社論/獨木舟體驗擇芹壁先行設置
- 201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