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讓路更美 觀光加分

  • 2015-09-07
 縣府建設局日前召開各鄉道路景觀綠美化改善工程整體規劃期中審查會,會中討論本縣道路綠美化相關事宜,希望透過栽種在地植物,讓馬祖一年四季都美麗,創造接續性綠美化景觀,為馬祖觀光加分。
 馬祖原本是光禿禿的一片,國軍進駐後,因戰備掩蔽之需,而開始廣植樹木,並且以木麻黃、相思樹、苦楝樹等快速生長的樹木為主,過去每年植樹節種樹造林都是地區軍民大事,人樹一命,樹死人罰,有前人的辛苦種樹護樹,才有今日的馬祖綠化景觀。雖然駐軍廣植樹木豐富了馬祖地貌景觀與生態系統,但隨著地區觀光轉型,現有的地區植栽卻是綠化有餘,美化不足,在馬祖發展觀光的時候,有必要為地區的綠化工作加入更多的美化元素。
 道路原是供人車交通使用,是串連旅運出發點與目的點的過程,但是如果能加以美化,旅運的過程,不但能減少疲勞無聊,甚至還可以成為另一個觀光賣點,例如連結天送埤、長埤湖、地熱和九重溪等「天長地久」景點的宜蘭台7丙線,公路總局在此路段栽種了2.5萬棵櫻花,多年之後搖身一變,成為賞楓熱門景點,今年8月26日交通部頒發金路獎,宜蘭台7丙線獲頒公路景觀第1名,是公路美化的成功案例。
 另一個道路景點化的成功例子是台南市白河區的林初埤木棉花道,每到春天木棉花綻放時,綿延數公里的花道,吸引大批賞花拍照人潮,林初埤木棉花道今年並被「BoredPanda」網站選為世界上最美的15條道路之一,是亞洲唯一上榜的道路,台南市政府還特別以林初埤木棉花道為號召,舉辦木棉花季活動。道路只要夠美,也會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觀光景點。
 馬祖現已轉型以發展觀光為主,除了各島的景點要持續深化經營外,未來各景點之間的道路,還有很大的美化揮灑空間。未來馬祖相關道路植栽,應該與觀光結合,配合各島特殊生態與地形地貌,展現四鄉五島的獨特性,打造台灣看不到的馬祖道路景觀,讓遊客從景點到下一個景點,都捨不得在車上睡覺。
 很多觀光客對於馬祖崎嶇起伏的道路留下深刻印象,如果我們能用心規劃維護,美化各島道路,馬祖的道路也可以創造旅遊驚嘆號,讓馬祖山有坑道、海有藍眼淚、空有燕鷗、路有新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