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行銷在地美食 形塑馬祖品牌

  • 2015-09-13
 品嚐在地美食,是旅遊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馬祖位處離島,在吃的選擇,終究不如台灣各地來得便利,且知名度、吸引力猶處於口耳相傳及待開發階段,因此要推廣地方特色美食仍有很大的空間。要發揚馬祖的美食魅力,不能只指望公部門帶頭齊步走,更多的時候,還是需要藉由市場的刺激,找到前進的自覺,蓄積創新的動力,才能讓美食真正成為馬祖旅遊的招牌,造就更優的美食經濟。
 體驗旅遊,美食乃不可或缺之環節。一次愉快的用餐經驗及驚喜,便足以掩蓋遊程中的諸多困擾,而要營造友善的美食環境,除了食材的堅持及製作的精進外,如何讓遊程與美食充分的結合,既能保有馬祖在地美食的特色,又不落入削價的惡性競爭中,考驗著旅遊與餐飲業者的智慧與行動力。近年來,馬祖地方美食逐漸受到注意,能見度是越來越高。但同樣的,也存在著許多改善的空間,諸如用餐環境有待改善、缺乏包裝、規模太小等批評。馬祖的觀光產業要進步,用餐環境、價格標示、服務接待都應該要與時並進,馬祖旅遊業者要全力以赴,向世界遊客展現馬祖最好的一面,讓顧客每次都有美好的經驗,再透過好評,口耳相傳給其他可能的潛在顧客,讓馬祖的觀光產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因為歷史的際遇,造就了今日馬祖飲食獨特的風味。我們應該在這樣的軌跡與氛圍裡找到我們的優勢,優勢在哪裡,競爭力便如影隨形。令人欣喜的,馬祖的紅糟雞、紅糟鰻、淡菜、地瓜餃、魚丸、繼光餅、海苔餅、佛手、老酒麵線、魚麵等特色美食,在公部門與民間齊力推廣之下,已逐漸發展出馬祖自我品牌、攻佔台灣本島的媒體版面,並且獲得許多迴響。以現行馬祖的旅遊規模及內需市場,眼下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住其獨特性,以差異化面對可能的市場變局,不斷精益求精,建立屬於馬祖自己的品牌價值。
 馬祖有自己的美食特色,但是在主題定位與宣傳方面,力道還不夠。如果能夠透過總盤點,將馬祖美食小吃資源注入更多的元素與故事,帶出在地的真正味道,自然能創造觀光吸引力。美食是在地的微型經濟,當凝聚成一股集體力量的時候,就變成觀光的產業鏈。此外,像是馬祖美食徵文比賽、美食達人說馬祖等行銷策略,也都有助於深化馬祖美食的旅行。地方美食應該創造價值,而非價格。以韓國為例,光是一個泡菜或拌飯、辣椒醬,就可以成為行銷全球的元素。馬祖是不是也該把某些東西找出來,發展在地的味道,訴說自己的故事,進而建立優質口碑與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