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是21世紀全球性發展產業,這個無煙囪工業走向,不論國家、城市、島嶼無不卯足追求及競爭,馬祖也不例外,戰地政務終止之後,在摸索、嘗試、學習走了近23年,馬祖觀光定調已成形,未來有待共識建立及產業扎根,也是必要的關鍵。
馬祖旅遊人數逐年增加,今年更創新高,遊客族群年輕化,同時國際遊客也大幅增多。馬祖旅遊能見度,地方政府今年運用「藍眼淚」自然生態,成功打響旅遊招牌,幾乎沒花廣告錢,從今年4月起,國內外媒體都在報導,國內報紙週末旅遊版半版或全版介紹馬祖,都因賞淚搭上順風車。
我們先不論馬祖知名度,或許很多人還是不知道,或是跟媽祖、馬公搞混,但是我們不急於這個區塊,目前仍存在問題是內部共識不足,以及產業未完全帶動,造成鄉親對旅遊事業發展,仍認為是少數利益,並未大多數獲利,這個觀念有待破解。
觀光已是馬祖唯一一條生路,沒有其他出路,所以建立全民共識是首要,大家有此體認,力量才會出來,否則大多數鄉親冷漠的話,旅遊很難變成全民的事。我們要知道,人,才是觀光最大本錢,因人友善、微笑,這個城市或島嶼才有豐沛生命力。過去,我們主打觀光主軸是建立友善而負責任島嶼,若是能奉行這個意涵,相信馬祖旅遊事業可以做到5星級服務。
內部共識要靠大家建立,馬祖未來發展也只能走這條路,等到觀光興旺,各個產業做起來,馬祖有生機,年輕人回流創業,受惠是所有人,所以旅遊不是少數人利益。大家現在會有這個觀念,是因為產業沒有同步,現階段看到的是旅行社、餐飲、住宿在環繞。
任何地區要發展觀光必須有所謂的產業做支撐,如果只是走馬看花式的觀光型態也是走不遠的;產業開發的路,漁民開始推廣養殖、家庭式加工、傳統點心研發、特色文創開發等,觀光產業的資源起步至扎根,不但每個村有特色,家家戶戶配合一起做,民間任何與觀光產業有關的作為,都應獲得政府政策支持,有了產業的基礎,觀光的內容才會更加豐富。
政府拚觀光就是拚經濟,2015年馬祖觀光產業論壇今天登場,縣長劉增應上任著眼未來產業整體發展及施政方向,就是希望民眾能在觀光產業的發展下,找到永續生存之道,地方特色與觀光產業充份結合是關鍵,當然在發展的過程中少不了精緻的理念,汲取他人經驗正是目前我們所欠缺,我們一起來聽聽論壇。
社論/馬祖觀光有待共識建立及產業扎根
- 201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