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國家考試貴在心態:擦乾眼淚拿起槍托再上戰場

  • 2015-10-01
 日前高普考榜示後,幾家歡樂幾家愁。有考生在癌末恩師鼓勵下咬牙撐起意志力衝刺,終能在淚水下收割,也有考生因名落孫山而嚎啕大哭;但很遺憾的,卻傳出考生因應試失利而持刀械砍傷親人的憾事。國家考試到底只是選項之一,不代表人生全部,我們不能因為這樣的挫敗而否定一切,自暴自棄的踐踏自我,畢竟這不是成熟人格的心態。
 常聽聞許多考生抱怨自己參試多年,卻未能如願金榜,但公職考試能否順利錄取的關鍵因素很多,必須不斷的檢討省思,才能獲得最後勝利。仔細分析那些高中者,他們在準備過程中的心態就如同花豹在獵物般,全神貫注奔向遠方,只為攫取鎖定之目標,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但最常見的考生失誤致命心態就是抱持心猿意馬、坐這山望那山的猶疑想法,除了無法選定屬於自己報考的職系或職缺外,不斷懷疑自己實力是否足以上戰場,又或是被錄取率或招考名額給震懾住,無法堅定自己的信念與信心。考生常會去焦慮許多己身所無法預期和控制的因子,陷入杞人憂天的困境,導致無法靜心把書念好,落入失敗等候區的結果自不意外。
 而許多考生會抱持著試考經驗、或是隨緣的認知來應戰,相對於積極投入的對手,被比下去也是無話可說。我們並非認為所有考生都要辭去工作當個全職考生才能金榜,畢竟大多數的人都有經濟民生方面的需要,得兼顧工作與考試,但重點是在心態上的認知。縱使是兼具上班族身分的考生,若真有心要衝刺國考,諒必會找出時間來讀書,哪怕是幾分鐘空檔時間背誦法條或英文單字、上班前撥冗念書、甚或趁休息時來溫習等,都是能善加利用的分秒,積沙成塔的結果將是相當可觀的。上天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一樣的,沒有人準備的時間是絕對足夠的,差別在於如何利用;若拿時間來當藉口,總認為自己時間不夠無法投入考試,而無法燃起積極準備的鬥志,那麼當機會來敲門時也是枉然。
 國家考試是一條漫長而艱苦的道路,必須擬定充足計畫來實現,才有夢想實現的一天,用炒短線的方式經營,只會被套牢。無可否認,有資質聰穎的競爭對手,能快速掌握考科的「眉角」,能在短期內就順利榮登金榜,但這畢竟是少數並非普羅大眾。許多考生都是不斷累積經驗與自我策勵檢討,經過多次調整步調後找到最佳合適方法,才能一舉在抗戰後摘得耀眼桂冠。倘缺乏持之以恆的心態,又沒有充分準備,只碰到一兩次挫敗就放棄,或是限定自己非得在短時間內考取,往往難以收到理想的成效。
 誠如電影《魔球》的台詞:「順其自然並不代表我們可以不努力,而是我們在努力之後,有勇氣接受成敗。」國考失敗並不可怕,重點在於如何有越挫越勇的信心與勇氣,能快速收拾悲傷拿起槍托再上戰場,只要願意不斷往前走,路上的花朵終會為自己而開,陰霾也會有放晴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