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不搞飛機才能拚觀光

  • 2015-10-02
 颱風過後的秋節連假疏運,在立榮班機與軍機的順利航駛下載走798人,成功消化大批滯留乘客,僅個位數乘客滯留馬祖,但也因旅客重複訂位及填寫候補問題使得運輸確切人數未明,難以估算交通工具所需航班趟數。
 重複訂位與候補的情形不論在馬祖或是其他各地的觀光景點都是無法避免的問題,因為人是理性的動物,會選擇把風險降至最低。馬祖因天候與海象狀況的不穩定,經常會發生飛機航行但輪船無法駛航,或是天際無法飛行但水域可正常運載的情形,面對這般的不確定狀況,遊客或鄉親們為盼順利及早返家,會同時在空運及水運雙重訂票的作為自不難理解,這也符合人性的思維。
 面對危機時,人類的潛意識本會尋求將危機的風險分散,甚至促使消弭於無形,因為趨吉避凶是人性的本質。雖然飛機與船班的重複訂位會造成候補人數難以估算,但我們並不能因而苛責乘客們的投機心態,畢竟在沒有更好的交通訂位制度之前,這是乘客們唯一、也是最好的危機處理方式,只有分散風險,才能讓自己返家的路更進一步。除非創造出更大的阻力禁止雙重訂位,或是締造更吸引人的誘因讓遊子不想再這樣重複劃位,用人為力量改變遊戲規則或讓環境變遷,否則一味歸咎於民眾的私心似不甚公允。
 其實這項問題的癥結點在於交通工具的需求量難以捉摸估計,易導致資源掌握上欠妥的情事。重複訂票劃位的問題凸顯出海運和空運交通訂位系統整合的必要性,經由勾稽比對發現兩邊重複訂位之乘客並予以通知,而非各自獨立作業,才能知曉當前等待人數與名單,及時釋出空位和機會。像是英國航空訂位系統即會偵測同一旅客可能的重複訂位 (Duplicate book-ing),且即時傳送重複訂位警告訊息或是直接取消該重複訂位記錄。當我們能把這樣海空運輸整合性平台建立起來後,不僅能讓運輸業者與公部門確切掌握等待疏運的旅客人數,以掌握調度事宜,更能讓旅客一目了然,能清楚當前等候狀況,甚或得以從中擇選一合適交通方式返家,不用在機場與碼頭兩邊跑。
 除了對於遊客們訂位的整合統理外,公部門也要積極爭取相關資源改善當前海港與空港的建設,讓對外門戶得以健全完善,使航班能穩適固定,不致讓乘客們如同在賭博般的臆測,才可讓重複訂位的狀況逐漸緩和,也能藉此強化我們的觀光品質,提升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