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重罰海岸或山坡傾倒垃圾穢物

  • 2015-10-10
 趁四下無人,再把垃圾往海岸或是澳口傾倒,這是落後地區住民的作法;馬祖在全國環境力評比,或是遊客對乾淨度評價都是很高,違法肇事者等同地方環境殺手。縣府環保局針對9日在南竿津板路濱海步道旁隨意亂倒大量保麗龍等海漂垃圾,已展開追查,並宣示嚴懲,相信鄉親大眾都支持取締少數害群之馬,破壞馬祖之美。
 近年馬祖澳口已被大陸海漂垃圾為害,已付出很大人力、物力,現今若再被自己住民在海岸山坡傾倒垃圾穢物,或是施工業者亂倒廢棄建物,絕不可原諒。行銷馬祖美麗海岸線,在觀光或是產業上,大海已經是馬祖發展的重要命脈,已疲於淨灘,如果再苦於海岸山坡垃圾,對地方是很大傷害。馬祖已是生活品質升級的島嶼,垃圾清運處理方便,若是住民將海岸或是澳口丟棄,以及廠商圖取方便傾倒,與大陸海邊住戶有何區別,令人痛心。
 我們日常生活中,清運垃圾,環保局和鄉公所均定時及協助支援車輛將廢棄物載送至環保局處理,我們不應該再圖一時之便,一卡車開往海岸山坡處傾倒,大家要想想這不但破壞我們要給自己下一代環境,且在處理上要比平地花更多人、物力清理,而且具危險性。
 這些散落在山坡地垃圾,在風雨或時間後,都一樣容易流入大海,污染我們的生態環境,而且,它們在海中的破壞力,可以比在陸地的影響更長遠!因此,不管住在哪兒,每個人都應該承擔一份責任,因為只有這樣,海洋才可能不繼續惡化為一個超級的人造大垃圾場。
 馬祖好環境也因這樣的丟棄行為而蒙塵;我們認為,這情形完全是公德心的問題,鄉親可以發揮眾人的力量,不僅自身要求不可以隨地丟垃圾,發現有人違規或是有大量廢棄物丟棄等情事儘快檢舉開罰,透過必要手段來促使環境的基本衛生得以維持。
 一個地方的公共環境乾淨與否,也是公部門治理能力的指標之一,整齊乾淨的環境,代表的是物物有定位,事事有人管。特別是馬祖島嶼面積小,環境承受能力低,如果未能重視環保,則很快就會造成環境失衡,公共空間品質的崩壞。根據「破窗理論」,失敗的公共治理,先從環境等小地方開始失敗;而良善的治理能力,公共空間的有效管理是不可或缺。
 發展觀光之後,馬祖每個角落都會直接攤在觀光客眼前,因此,嚴格的自我要求是必要的,而維繫馬祖乾淨必須依靠每一位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必須發揮道德勇氣,進行檢舉通報,啟動查察動作,你的一通電話,就會讓地區環境維護加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