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跟著微電影來馬祖旅行

  • 2015-10-19
 「2015馬祖觀光金像獎」倒數計時中,競賽活動將於10月25日截止收件,縣府今年除了將金像獎競賽分為微電影組、創意短片組及攝影組外,更前進台灣舉辦多場校園巡迴說明會,希望吸引更多影像人才參加這次競賽,以多元類型的影像創作,行銷馬祖之美。
 在網路與行動裝置的浪潮中,微電影與圖片分享順勢而起,遍地開花,成為新興的重要傳播方式,因此縣府特別舉辦馬祖觀光影像金像獎,透過影像徵選競賽將馬祖品牌自然地融入到影片、圖片中,讓觀眾在觀看影音圖像時,能嚮往馬祖的人文風情與自然環境,進而實地到馬祖觀光旅遊,跟著微電影來馬祖旅行。
 由於目前微電影已是流行的行銷工具,每年產出的公家、企業、非營利組織的微電影數量非常多,因此要在眾多的微電影中被關注看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微電影除了要有創意,更要能夠感動人,才能在影海中脫穎而出。中華民國微電影協會今年在545件微電影作品中評選出去年年度10大微電影作品,根據評選委員團看法,認為2014年度的最大特色就是「感動行銷」,故事題材能感動人,才能獲得網友的共鳴。因此馬祖影片要讓網友分享按讚,就要能發現馬祖島嶼的感動故事,讓曾經在馬祖生活的老朋友,找回記憶足跡,讓沒來過馬祖的新朋友,想要來馬祖一探究竟。
 並且這次的影像競賽,除了補助或頒發獎金外,另一種獎勵方式是針對入選的優秀作品,安排與專業導演、知名演員進行合作再製,讓拍攝技術、演員技巧不足,但創意十足的微電影,經過與專業團隊的合作指導,更具魅力與可看性,同時也讓學生們或影像菜鳥們,透過與專業級團隊的合作過程,學習更多影像相關知識與經驗。
 另外,競賽結束之後,除了被動等待影片被轉載分享,公部門也應該主動行銷這些獲獎影片,讓這些辛苦的成果能夠被更多人看見,除了於政府官網連結,也可於公共區域、有線頻道播送場合,增加影片的曝光度。
 微電影有微製作、微時長、微投資的「三微」特色,因此可以讓更多素人創作者參與,打破了過去影片製作的大公司壟斷模式,讓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導演,用自己的觀點來發現馬祖的故事,這次的金像獎參與,不論結果為何,從參賽投件的踴躍程度,其過程就是一次成功的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