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讓閱讀深耕在北疆開花結果(下)

  • 2015-10-27
 繼日前馬港馬祖圖書館開設,欣見縣府又再次爭取到中央教育部閱讀設備升級計畫經費,將進行介壽村舊社教館整修改造,成為南竿東區的多功能圖書中心,預計在年底開幕,為馬祖地區的文化水準再次大大提升。圖書館的設立固然是地方上的囍事,但仍必須用心經營管理才能真正讓文化素養在北疆開花結果。
 像是圖書館的藏書也等同是財產,要能進行定期的盤點與清理,才能較為具體的了解當前的書況與不足之處,以維持圖書品質。依行政院主計處90年12月07日臺90處會2字第09294號函「研商財物標準分類相關事宜」會議記錄指出:符合「圖書館法」第四條規定之圖書館,其所購置之圖書皆列為財產;而公共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第20點也提醒:公立公共圖書館應定期辦理館藏清點。圖書館的經營並非不斷的把書往架上堆就完竣,畢竟圖書推廣講求的是品質非儘量化,無法掌握書況將沒能有效進行館藏管理,無異於斲傷圖書價值。因而澈底將書籍列帳,並載書目與館存圖書之正確性,予以定期清點辦理書目報廢,淘汰過時及破損不堪使用之館藏資料,提供優質書庫環境,以提升館藏品質與讀者權益 ,是圖書館經營上不可忽視之處。
 西方學者Luis Valdez嘗言:「從小到大,這個(移民社區)圖書館是我與外部世界的唯一連接。」洵是,雖然圖書館在馬祖各鄉為附屬在公所底下的組織或單位,但我們不能因而視之為邊陲或不重要的「冷衙門」,用等閒態度看待。誠如公共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第10及11條給予的指引: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依其工作性質得分專業人員、行政人員及技術人員;專業人員以不少於全館總員額三分之一為原則。圖書館在地方上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除是許多鄉親休閒之去處,更是知識和資訊傳遞的中繼站,扮演承上啟下與繼往開來角色;透過引進專業圖書人員,不僅能借重其專業知識,提供館舍經營上的建議,更得以在館藏政策、圖書採編與活動推廣上給予協助,使圖書館的角色能更貼近民眾的需求。人力資源上的強化,將對提升馬祖文化素養上有著莫大助益。
 圖書館業務的變化萬千,有效的經營無法非單賴館員,還必須適時招募相關志工夥伴共同協力完成。在公共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第37條,鼓勵公共圖書館應注重公共關係,結合社會資源,協助館務發展。館內人力畢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參酌實況招募合適志工,運用社會人力資源及引進特殊專長人才推展各項文教活動,並提供熱心民眾從事公益活動機會,協助辦理參考晤談、參考諮詢、新知通告、專題淬選及推廣服務等,以充裕人力資源,提高服務滿意程度。政府資源與能力有限,只有懂得和民間互動,善用民力資源來提供服務,才能使圖書業務更加興盛與蓬勃。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曾在某次的典禮致詞指出:「圖書館促進知識的共用,通過有價值的資訊資源連接不同年齡的人。這個有活力的、現代的機構,以及他們的員工圖書館員,不可估量地增加了我們生活的質量。」面對知識與資訊的渴求時代,惟有把圖書館用心的經營與推廣,才能真正豐富鄉親們的內在涵養與厚實文化素養,點綴生活色彩,讓馬祖的軟實力又添增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