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在大環境改變之後,地方產業發展生路除了觀光之外,在地資源還是離不開海域,從過去到現在是一樣,未來還是如此,政府在今年思考出路,推動大學分校,除活絡人氣之外,其實最重要的是培養漁事養殖人才,不但讓下一代有專業人力投入,也是創造馬祖生機。我們期盼鄉親有此共識,最近海大分校籌設定調,反而坂里國小校址引起關心,可以理解心情,但要往遠處看,我們下一代再下一代發展才是核心價值。
不論馬祖未來如何走向,老祖宗「以海為田」說法,搬到現在或是未來都是真理,我們希望從海大分校推動起,政府部門開始定調漁撈、養殖10年、20年發展計畫,甚至更長,同時,養殖要超過漁撈更重要。再者,黃岐開放,兩地祖宗走的路是對的,運用這條捷徑,馬祖應該會有改變。現今大家注意的都是國小校址在不在,擔心存廢問題,以及前述票價問題,這些交給業管單位去思考處理,我們鄉親而是要有凝聚發展的共識,才是馬祖關鍵。
馬祖海域好,又有區位優勢,設海大分校是正確方向,大陸也可以過來唸,交流一多,雙邊都有幫助。說到馬祖海域發展,養殖這50年來養不成,最大問題是怕颱風,颱風不克服,永遠都沒辦法做,投資養殖幾千萬一夜都會血本無歸。所以現階段,建議建設部門在北竿發展富麗漁村的長年計畫中,在北竿圍設海堤,找一個不影響景觀處設置養殖區,不怕颱風侵襲。投資養殖業者要投資,我們要提供地方,不可能他們去設置海堤,地方有區域提供業者,未來收租金,都是地方政府收入。
海域內資源在層層剝削之下已現危機,世界各地都一樣,我們曾論述,若再不調整我們的漁業政策,過不了多久大家就會面臨海裡無魚可捕的困境,此時轉型為養殖休閒漁業還不算晚,特別是在兩岸都能意識到漁源枯竭危機之時來談養殖產業的合作,是絕對正確可行的方向。
馬祖要做的事很多,當然養殖業發展政策須要時間推動,我們期待建設部門要將海域發展列為重點,養殖排在第一,從明年開始先作發展計畫,召開國際研討會,找專家來把脈,真正落實到政策中。
建議建設部門聯合教育部門在籌設海大分校之同時,也同步推馬祖漁撈養殖發展計畫,一年一年逐步做,因為急就章的事,沒有成效。整個過程先有計畫,有了計畫後,向中央爭取列入綜建計畫或北竿富麗農漁村計畫。
社論/養殖才是馬祖建設產業王牌
- 201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