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馬祖第1屆國際馬拉松賽之檢視

  • 2015-11-14
 馬祖第1屆國際馬拉松賽已落幕,整個過程有肯定,也有待加強之處,都是下一屆最好的參考及精進。這麼大型的活動有疏失在所難免,而志工便當送遞逾時,只是一小細節,下次注意即可改善,其他環節問題,包括賽道規劃、安全管制、選手服務以及賽後旅遊配套等等,相信主辦單位在檢討會上將做通盤討論,讓馬祖馬拉松形塑不一樣的品牌。
 平情而論,這次國際性馬拉松賽事,主、委辦單位都很辛苦,相關單位及民間組織都很配合,大多數選手持予肯定,均認為在馬祖外島能舉辦如此盛會,他們很意外,而且也是難得經驗,同時有別於國際大大小小馬拉松賽程,也認為可以打造具特色的馬拉松賽事。
 第一,賽道規劃:馬祖陡坡令不少選手第1次嘗試,他們知道有坡度,但跑過之後,沒想到是極大的挑戰,未來賽道路線在第1次經驗之後可以重新規劃,更能符合選手需求。
 第二、安全管制:馬祖山海線彎道很多,標示之外,更需要引導人力,在服務站提供茶水、補給品及醫療保健做得沒問題之外,反而在路標引導人力不足,跑者安全感不足,外來選手有的跑錯方向,又調頭回跑。
 第三、義工人力:這次啦啦隊表現,另選手們印象深刻,他們認為很新鮮熱情,下次除了保留且更豐富內容之外,在其他服務義工人力要更加強,為選手做更好服務。
 第四、專業委外:馬拉松賽事非常專業,非地方部門所能挑起,必須要委以專業且經驗團隊執行,但行政部門要給予最大支援,因馬祖交通變數、在地資源不足等都是委外單位所陌生,在籌備過程中太多不可預料發生,必須給予協助及排除困難。
 歷練、經驗是最寶貴資產,馬祖第1次主辦國際性賽事著實不易,當然過程到結束會有不周全之處,發現缺失也是最好討論題材,希望主辦單位在檢討會上,不說優點,只要講缺失及待精進之處,相信一次會比一次辦得更好。
 再者,馬拉松賽是屬專業性,主辦單位在委外之後,所有規劃細節也必須密切互動,甚至全程掌握,那怕是便當準備等都要鉅細靡遺,因為馬祖不比台灣,所有事務都必須做好預防及備案,等到狀況出現,很難立即補救,所以大大小小細節都要在掌控之中。
 最後,我們要給主辦及委辦、贊助以及參與民間團體、志工、義工及部隊掌聲,因為他們的投入,讓整個活動順利落幕,在落幕之後,關鍵還是在檢視、回顧過程,讓明年辦得周全、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