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季節進入冬天,地區旅館業者的住宿率也跟著降低,馬祖和國內其它離島旅遊點一樣,面臨觀光季不長的問題,想要突破這種困境,一方面需要交通大環境的改善,另一方面在旅遊景點規劃及服務方面要更多元化,設法發揮每個季節的觀光特色,觀光立縣的目標就容易達成。要能夠吸引國內外觀光客,除了觀光行銷外,如何形塑代表性與特殊性,也是相當關鍵的課題。以往走馬看花的旅遊形態,已逐漸被深度旅遊與區域觀光取代,如此一來,思考如何創造獨特魅力的島嶼觀光策略,以提高消費者的吸引力,永續經營、持續吸引觀光人潮,才是這場觀光耐力賽的開始。
觀光產業是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的無煙囪工業,馬祖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充沛的生態資源、獨有的閩東文化與珍貴的軍事史蹟,應避免快速淺碟的速食式觀光,以一鄉一特色來推行深度觀光,講究所謂的品質與內涵,把生態環境與歷史、文化連接,創造永續經營契機,定能形塑出不一樣的觀光新亮點。交通雖然是馬祖發展觀光的劣勢,但並非發展觀光的阻力,如何認清自己在發展觀光的特色和實力,才是重點。過去,軍民為了捍衛國土,根本談不到民生經濟發展,一切建設都以作戰為導向,但管制與不便,反而也保存馬祖許多觀光資源。雖然,馬祖觀光發展的腳步比較緩慢,但也因此幸運的避免步上台灣多數地區過度開發的後塵,從長遠來看,馬祖絕對有發展觀光的條件與潛力。
馬祖各島各有不同的生活環境與生態資源,要思考如何分頭並進,尤其,馬祖島嶼分散,地理位置特殊,如何整合地方資源,打造一鄉一特色吸引觀光人潮,才能突顯馬祖的觀光價值。一個能夠發展觀光的地方,自然有所謂吸引人的特色,馬祖不論在自然景觀、軍事景觀、生態資源、文化特色方面都有發展的潛力,問題是有沒有發揮到極致。過去多年來,大家都把馬祖觀光的許多問題歸咎於對外交通的不便,但是就觀光內涵與價值而言,保持永續性的特色形象,才是馬祖推展觀光的致勝關鍵。
觀光是馬祖未來重要的命脈,任何與觀光有關的建設也好、議題也罷,都應謹慎為之。隨著時間流失,歷史會被淹沒、流失,人文遺跡會不復見,這些人文底蘊再不被重視,談任何建設都是不會吸引人的。馬祖是慢活島嶼,但是慢要慢的生意盎然,此時就必須靠人文底蘊來吸引觀光客,自己懂得用美看待生活,呈現最美的東西,觀光客自然而然也會喜歡上這個處處充滿美的地方。縣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媽祖文化節、花蛤季、詩酒節等活動,就是希望平衡各島嶼發展,達到一鄉一特色的呈現。但舉辦大型活動具有時間性,若能落實持續性的長久戰,讓遊客不管何時到馬祖旅遊,都能夠看到、摸到、玩到屬於馬祖豐富的文化特色,在觀光效益上勢必大大加分。
這些年來政府、民間重視文化資產、推動聚落保存的行動已經受到外界的注意和肯定。要發展特色觀光不是一蹴可幾,從大方向開始就要有所思考,小地方要有所堅持,到最後才會成功,而且不但是成功,還要尋求永續生存之道。
社論/掌握特色 推展永續觀光
- 201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