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政府補助有限 社區活力無窮

  • 2015-11-23
 北竿塘岐社區發展協會今年透過縣府建設局,向農委會爭取104年北區農村再生結合產業發展跨域合作示範計畫,將推動塘岐有機香草花茶的社區核心產業,塘岐社協的花茶系列近年知名度逐漸打開廣知,今年更榮獲本縣得最佳經濟力社區,社造成果讓人驚艷。社區產業是社區整體發展重要的面向,社區有屬於自己的文化產品,有利於社區的永續營造與自主發展。
 在文建會於民國83年公布「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以及本縣於民國91年制定「福建省連江縣社區發展自治條例」後,馬祖的社區發展蓬勃發展,成果有目共睹,目前各島各社區都有社區發展協會,馬祖社區的凝聚力與行動力都是非常強,其他縣市的社區發展協會也常來馬祖進行觀摩交流。馬祖各社區經過約20年的發展,本縣社區產業營造的議題仍有進步的空間,仍還需要進一步的建立與深化。
 日本宮崎清教授認為社區營造是針對「人」「文」「地」「產」「景」等社區面向議題的行動,其中的「產」是指在地產業發展與行銷,因此社區產業是社區發展重要的發展面向。過去馬祖的社區發展,公部門的補助是一個重要的資源,但如果長期依賴政府補助,將會使得社區營造「由下而上」的自助發展模式,為了滿足政府補助申請條件,轉變成「由上而下」政策配合,並且如果有一天政府停止補助,沒有社區產品與產業的社區可能就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是會務停擺。
 例如財政狀況不佳的苗栗縣政府自今年11月宣布,將凍結明、後年的縣款社區補助,苗栗縣政府停止補助政策讓苗栗地方部分社團憂心社區火種將熄滅,影響社區發展。因此建立自主的經濟來源,對於一個健全的社區發展協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另外,社協在發展社區產業時,也不可盲目跟風,應該要認知社區產品的基礎在於社區文化,社區產品和一般企業不同之處在於文化面向,也就是說社區產品應該要與當地的人文地理相結合,讓社區產品來說社區故事,讓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能間接認識到在地文化。如果社區產品沒有在地的「故事性」,缺乏獨特性,這樣的社區產品很快就會被取代。
 社區營造的基礎是來自於社區成員的自主意識與行動,如果社區協會過度依賴於政府的補助,將可能造成發展方向傾向於公部門政策,而失去社區發展的原始精神。政府的補助有限,社區的活力無窮,如果能夠以社區的創意與活力,打造屬於社區的產業,將能透過社區產品行銷屬於社區的在地故事,並讓社區發展得更為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