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雅小妹妹…張君雅小妹妹…妳阿嬤叫妳緊回來吃泡麵…」這是好幾年前的一支熱門廣告,把時空往前回溯至60、70年代,在科技還未發達的時期,社區的廣播系統扮演重要的訊息傳遞功能,成為居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良伴。隨著時代技術的進步,資訊傳遞方式隨之多元,社區播音系統漸被網路與通訊軟體取代,逐步成為歷史。
過往社區的廣播系統以政令宣導為主,不時提供民眾緊急服務,像是寵物遺失、尋人、失物招領等;但時移世異,功能也須隨之轉型,方符合現代社會生活之需求。隨著時代步伐的快速,忙碌的人們真正會去注意廣播內容者相當有限,許多資訊的攝取,舉凡交通航班、天候狀況、政令宣導、乃至地方大小事等,多半會透過各種網站資訊平台來找尋,除能即時得知消息外,更能透過電子載具與世界互動。而對於講求生活品質的當代人而言,求得休養生息的寧靜與靜謐是奢華的享受,倘不時由高分貝的播音機具傳出陣陣呼喊宣導,且多為商業販售行為,無異是種干擾與影響。
儘管廣播系統漸被世人所遺忘,甚至許多八年級後的青少年更無法想像這段過往歲月,但在日新月異的當今仍在關鍵時刻扮演要角。據載,今年年初台南一名江姓男子日前上警局請警方協尋他失聯數十年的哥哥,但線索僅有一個綽號以及兄長多年前居住的大致範圍,正在大家都焦頭爛額時,派出所所長突然想起「張君雅小妹妹」廣告,於是通知附近幾座村莊幫忙用廣播找人,最終順利讓這對兄弟能在過年前團圓。日前在嘉義縣的梅山鄉梅北村,有位老婦人疑似久病厭世準備投河自盡,所幸及時被村民發現,但正苦於無法確切查知老嫗身分時,所幸經鄉公所廣播,家屬很快前來帶領回家。
雖然播音系統對屬於島嶼的馬祖仍扮演著一定角色,但似乎在功能與定位上可有轉型探討空間。在科技興盛的風潮下,許多的商業行為其實可藉由各項媒介的協助來發布,甚至透過口耳相傳來行銷與分享訊息,畢竟島上居民數就是這麼多,經過幾番傳播後要讓各家戶知曉並非難事。回到政府立場,公部門服務本質是在進行公共利益的推行運營,而非以營利或商業為目的,當播報的內容若讓商業成分比重頻率過高,除使居民感到聒噪刺耳,更不免使人因而側目質疑,甚至遭受濫用的批評。
我們認為,廣播系統在公共事務推行上仍扮演一定程度上的重要性,亦非全然不允許廣告或商企行為;但在使用上仍須參酌地方上的現況與實際情形,研謀一套有效的規範,甚或是考慮引進使用者付費的機制,讓廣播服務能在供給和需求上取得一平衡點,得到最適的產出,而這也是地區轉型的契機之一。
社論/張君雅小妹妹的蛻變與成長
- 201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