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商業週刊雜誌專文報導超運動時代來臨,韻律褲打敗牛仔褲,全球平價時尚品牌A&F或GAP最新股價都跌落三成,美國前兩大運動品牌耐吉及UA則漲了近三成,消長之間凸顯運動商機無限,也宣示全民運動時代的來臨。
運動的好處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但讓大家離開沙發走出家門揮汗運動卻不一定容易,在曾經為生計奔波的年代,沒有人在乎運動的重要性,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人民知識的增長,加上推波助瀾的新科技,現在的運動除了是有益身心的活動外,更是社交的重要工具,在臉書上秀出運動的照片比美食的照片能贏得更多的讚。
台灣這幾年運動人口持續成長,根據體育署的運動城市調查報告,規律運動人口的比例,從96年的20.2%,到97年明顯上升至24.2%,98年再增加到24.4%,99年達 26.1%,100年提升到27.8%,101年進步至30.4%,在102年則為31.3%,103年則達到33%,推展全民運動從中央到地方都列為重點業務。
在不景氣的年代,台灣確實呈現政治與經濟低迷的氛圍,3C產品價格持續下跌,惟有運動品牌持續走揚,運動商機引起高度注意,台灣瘋路跑從一年不到十場到現今一年超過五百場,只要週末就有路跑活動,台灣年輕人掏錢買運動相關用品毫不手軟,以慢跑為例,從上衣、短褲、跑鞋加上運動手環,動輒上萬,運動成為一種時尚風潮,已經不是過去那個穿汗衫就跑步的年代,秒殺的產品也從蘋果手機變成馬拉松參賽門票。
有學者對於這樣的風潮提出研究說明,在2008年金融海嘯、2011年歐債風暴以來,全球都面臨不景氣,許多人都面臨著薪水低、工時長、壓力大的工作環境;從社會心理學來看,運動花費成本低,只要付出就能隨著時間看出成績,從每一次進步取得自信,而同好所形成的團體也成為重要的社會交際網絡。師大教授林伯修就表示,透過新科技和親友互動,除了是職場外的聊天話題,又因有社會支持,任何年齡層都能藉此彌補生活、工作上的失落與成就感。
體育署在今年打造運動島政策告一段落後,將展開另一階段五年的運動i台灣計畫,如以「擴大運動推展管道」專案中的體適能檢測為例,民眾在獲得檢測報告後,即可透過分區輔導團、i運動資訊平台取得「運動城市推展專案」中之運動俱樂部於社區內開班資訊,或是積極轉介參加「運動文化扎根專案」各縣市特殊族群年度計畫所推動的運動課程,再由「運動種子傳遞專案」所培訓的指導員指導下進行體適能促進運動。
馬祖非常適合運動,在休閒活動有限的情況下,更宜積極推動各項運動,投入更多的資源建置多元便利友善的運動環境,培養各類種子運動師資,也許馬祖沒有條件設置運動中心,但我們有權利享受同等優質的運動場館,有優質的運動場館才有機會辦理優質的賽事,提高民眾運動的參與率,讓馬祖成為每個人的樂活故鄉。
社論/全民瘋運動時代來臨
-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