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沒有恐懼才有觀光

  • 2015-11-27
 日前伊斯蘭國IS公開宣示,將我國列入恫嚇攻擊的目標之一,行政院隨即下達強化恐攻情資蒐報與通報、強化國境安全查核及強化預防應變相關措施等3項指示,以妥為因應恐怖攻擊情事的發生。當世界各地籠罩在多事之秋的歲末,引起各地惶恐,曾為戰前第一線的馬祖自不能置身事外,允宜加強邊境管理。
 自2001年美國的911事件發生後,恐怖主義勢力從東南亞的印尼、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蔓延到泰國、緬甸和柬埔寨,隱約形成了一個「恐怖新月地帶」(Crescent of Terrorism),成為和中東地區的恐怖主義大本營聯繫的跳板,使南亞地區也飽受波及。馬祖地區幅員雖小,也在東亞島鏈的範圍內,但我們不能因此輕忽自身的重要性,讓恐怖勢力滋長入侵,成為犯罪勢力的溫床,進而影響國家或世界。
 隨著近年三通的開放,讓世界與大陸各國遊客能自由進出馬祖,徜徉在碧海藍天的世界,為觀光創造不少收益,但隨之而來的邊境管理工作也要加強與警慎。舉凡首當其衝的入出境把關,要加強旅客證照查驗,防止不法人士持用偽(變)造及冒領(用)護照或證件非法闖關偷渡;一但有非法分子闖入馬祖境內後,就極有可能持非法證照橫渡到台灣本島,進而讓惡勢力在國內擴張,影響生活安全與國家發展。
 對於過境準備透過馬祖到其他國家之旅客,相關單位也必須發揮敏銳察覺能力,注意機場、港口等人潮擁擠場所是否有問題的旅客,發現可疑者依法盤查與核對身分,防止馬祖成為犯罪的跳板。雖然馬祖境內絕大多數的旅客都是正當目的與行為,但我們不能因此就鬆懈或掉以輕心,畢竟綜觀國內外的諸多危機案例,問題多半起因於疏忽與未防微杜漸,讓小問題釀成大災禍。馬祖邊境的第一線執法者扮演了相當重要角色,是國民安全的把關者,若能及時阻擋或發現非法份子的企圖,將能有效遏阻恐怖情事的發生。
 千萬不要認為全球正在發生的恐怖主義危機與馬祖無關,持續沉浸在觀光樂潮的氛圍內,一旦發生危機,將很可能使既有成果瞬間毀滅。恐怖攻擊的方式並不限於轟炸或武力方式,現行最為流行的生物恐攻「兵器」包括像是炭疽菌、天花病毒、肉毒桿菌、包氏桿菌等,所引起的損失與傷亡有時將比傳統攻擊方式更大、更嚴重,甚至後遺症更廣。鄉親彼此要隨時有危機意識,把防恐與觀光經營用等同的心力在經營與準備,畢竟,沒有安全就沒有觀光,就沒有穩定的生活。
 2003年的東協第九次會議,各國宣布將在2020年前全面建成「東協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全球化下,雖然馬祖只是太平洋上的蕞爾島嶼之一,但我們不要妄自菲薄,需更加努力,勇敢向恐怖分子說「不」,讓馬祖、台灣成為世界反恐的好夥伴與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