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做好登革熱預防機制

  • 2015-11-28
 馬祖做好環境衛生,不單單是為了觀光印象,主要是自己生活環境清爽、安全,縣長劉增應主管週報常要求相關維護環境,並做好預防機制,其目的是健康、幸福;反觀南台灣登革熱,民眾住家及遊客到高雄、台南都會緊張,所以,除相關部門做好維護及預防工作之外,家戶也要配合。
 衛生部門從今年春夏就開始進行預防及宣導、機查,因應地區11月初出現首例境外感染的登革熱病例之後,衛生局積極針對個案病毒血症期間活動區域及宿舍周邊,進行病媒蚊密度調查、清除附近積水容器,並促請環保單位、鄉公所、村長協助噴藥及清除,同時抽查戶數,積水容器。衛生局也再次呼籲民眾做好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確保登革熱不上身。
 登革熱病例台灣移入,大家不要太驚慌,它不會人傳人,而是擔心病媒蚊傳染,所以衛生局一再宣導家戶要清理孳生源。我們不諱言,地方還是有太多農民、家戶對積水容器沒有清理觀念,花盆底盤、菜園農田有許多積水容器未加蓋,特別呼籲民眾主動清理居家周邊雜物,尤其是會積水的容器或凹槽都要注意。
 衛生局指出目前台灣疫情仍持續增加,根據疫情指揮中心統計,高雄市23日新增316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全國共新增363例本土病例;高雄市上週新增病例較前週上升2成,顯示疫情尚未降溫。民眾如出現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
 不讓登革熱在馬祖出現,決心能夠克服難題,只要軍民動起來,對付登革熱絕對也不難。特別強調宣導環境衛生,派員清除髒亂只是一時的,其宣導重於實務,重要的是軍民平日的自動自發,唯有如此,地區的環境才能長期維護。
 認識到登革熱的威脅性,它可能出現在本地,也有在外感染的機會。然而,它的「入侵」卻有脈絡可循,那就是環境的因素,如果做好環境衛生,特別是裝水容器的適時清除最重要,做法很簡單,卻常為大眾所忽略,如果因此而導致病媒蚊的孳生,最後不幸得病,又何其冤枉。
 防範登革熱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是養成週週檢視家戶內外環境衛生及「巡、倒、清、刷」積水容器的好習慣,讓病媒蚊無法產卵繁殖,比噴藥滅蚊更具成效。民眾如至戶外活動,應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長袖淡色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等,以免感染登革熱。另外,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應做好防蚊準備;返國後做好自我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