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各島許多傳統古厝因為政府的補助獎勵政策而重生,這些舊有民居建築的配置與形式,保存了早年居民適應環境的生活智慧,值得保存與研究。無可否認的,傳統聚落豐富的文化資產面臨著許多困境,諸如農村經濟凋敝,造成人口大量外流,建築物成了空屋,久而損壞頹圮。有的房子雖然有人居住,卻覺得傳統建築不合現代生活需要,拆除改建的案例層出不窮,一棟棟歷史建築,因為管理保護不當,遭到破壞,十分可惜。聚落的保存,不僅是建築物和空間的維護,讓居民以自己家鄉的歷史文化傳統為榮,意義才更深刻。
不論是修房子或是新建房子,在馬祖傳統觀念上是所謂的百年大計。馬祖特有的傳統建築有別於台灣各地的聚落景觀,除了文化的保存意義外,這種特色也成為觀光發展的一大利器。多年來從地方到中央都十分重視這項城鄉風貌的塑造,相關的補助辦法由地方制定,馬祖四鄉五島已有許多的傳統民居因這項政策而受惠。配合觀光發展,已修復的傳統建築的再利用,除了因應時代變遷作適度改良,以符合現代生活需求外,在整體環境上,亦興築各種公共設施,增加旅客參訪聚落的便利性。聚落文化保存概念受到重視後,社區發展的在地力量也不斷崛起,結合聚落深度旅遊模式,為馬祖地區的觀光與聚落活化,開啟了新的型態。
馬祖推動傳統建築保存已有多年時間,過去幾年從傳統民居修繕到公共設施乃至於機關辦公廳舍,大家都在追求一股閩東風,基本上這是好的現象與理念,但要如何來永續經營,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公私部門要結合多元管道的力量,在一致的目標導引下前進,才能形成閩東風貌的一致性特色,而這種特色正是馬祖得以永續生存的元素之一。不管是單獨的傳統民居或聚落的整體風格呈現,如果因為工法與工材的變動而造成整體外觀的走樣變調,那就失去閩東聚落修復重建的基本精神。公部門在執行補助政策時有責任要為聚落的整體景觀與基調一致把關,不倫不類的外型將對整體聚落產生無以回復的巨大影響,公部門要堅持,起造者更要有所體認,因為這是百年大計,不容輕忽。
近年來,縣府與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對聚落保存與建設有諸多貢獻,然要進一步將聚落或傳統民居營造成小而美的桃花源,讓觀光客流連忘返,仍須在地人配合,共同為家鄉盡一份心力。村落的建築儘量維持傳統特色,即使是整修佈置,甚至是建築新房舍,仍要配合聚落風貌,維護環境整潔,復育自然生態景觀,注意整體的和諧及增加人文活動。除了有民宿提供旅客休息,還要有具特色的餐飲業,讓旅客品嚐地方美食。凡此皆能增加觀光資源,讓旅客前來造訪。這樣的願景,效果已經慢慢在呈現之中,接下來還必須期待在地力量持續跟進與努力,主動參與營造與實踐,相信再生與活化的傳統建築,會給馬祖帶來巨大的觀光魅力。
社論/保存傳統民居 豐富馬祖文化資產
- 2015-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