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見建設局有意將山隴蔬菜公園轉型,馬祖推展無毒農業其實默默進展多年,自生產至銷售均有相關補助,惟因為賣相不佳以及傳統種植的觀念根深蒂固,實際執行無毒種植者相當有限,反而是離島沒有市場,純粹自用送人的方能真正做到無毒種植。
馬祖農業朝精緻無毒發展是既定政策,曾多次進行檢討,根據建設局過去的調查顯示,全南竿蔬菜種植核心區的面積約5公頃,但實際從事無毒農業的農戶面積僅有0.5公頃,其他在安全期採收的蔬菜,可以像是一般賣場所謂的安全蔬菜,但尚未達到農藥檢驗「未檢出」的高標準,而山隴更是多次傳出過度使用農藥,居住周邊鄰里抗議卻依然故我。
過去實行的無毒農業施政內容包括,協助補助訂購蔬菜種苗、安全農業資材補助(肥料、防鳥網、蘇力菌等各種100多項農器具)、3月則有農會公告農機具補助(小牛耕耘機、鋤草機等)協助蔬菜島際運輸,及不定期辦理安全農業講習宣導及邀請改良場專家蒞馬技術協助(現場輔導農民生產作業、病蟲害如何審慎正確選擇農藥,避免任意混用多種農藥,農民施藥後應遵守安全採收期之規定 )。
其中使用農藥及化學肥料之專營農戶獎勵,凡地區農產品從生產至銷售,均有一系列輔導與補助措施,使用農藥及化肥符合法令規定者,依此辦法約補助50%;至於沒有施打農藥以及化肥的農戶,則約可補助70%,以減輕農友負擔。
過去地方政府在推動安全農業不可謂下足苦心,給予大幅補助,協助提供有機肥料,但無毒種植必須經過一段轉型期,特別是長期被慣行農法荼毒的土地,加上菜葉類的收穫期很短,要在短時間內收到賣相佳的農產品,當然以農業及化肥收效最快,這也是為何只要是要送上市場販賣的菜品大體都仍是慣行農業下的產品。
山隴蔬菜公園位在縣府所在地,更是南竿最熱鬧的所在,一直以來褒貶參半,有人認為在南竿黃金地段有塊菜園很特殊,但也有鄉親認為沿路走來的腐臭味難登大雅之堂,而且馬祖觀光重點所在,卻有髒亂不堪的菜園雜在其中,無論因為私有地等諸多理由,對於馬祖的整體發展確有負面影響。
此次建設局宣布將和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合作推行有機農業,分3階段規劃山隴蔬菜公園,在明年成為示範園區。首先推行有機種植方式,由桃改場協助培育適合在地四季作物;第2階段550萬元工程改善區域集水池和排水系統,解決地區髒亂問題;最後由縣府承租該區域並協助農民有機種植,禁用農藥並提供民眾農業栽培技術指導服務,建立有機優質示範園區。
危機就是轉機,在馬祖最熱鬧的地點,倘有一塊足以令人驕傲的無毒種植專區,輔以公園或花園的設計規劃,有機會成為馬祖最有效的農業活廣告,從慣行轉有機農業是一段漫長的道路,有機是需要經過嚴格的認證,土地必須休耕培養,但無毒種植卻是可以立即出發,大破大力從蔬菜公園改善出發,馬祖無毒農業已然成功一半,永續農業是馬祖不曾改變的目標,相信鄉親也會給予政府最大的支持。
社論/正確農業政策就從蔬菜公園出發
- 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