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引「燕秀潮音」景點擴建觀景平台,廠商擅自將樹齡至少超過50年、列為馬祖珍稀保育植物的濱柃木攔腰鋸掉,不但遭到地方關心林木保育人士的撻伐,還可能要付出被罰鍰的代價。以觀光立縣的馬祖,生態旅遊是重要的部分,生態保育更是不可輕忽、推卸的責任,像濱柃木、馬祖石蒜等植物資源,是大自然的恩賜,需要我們用心的維護與發揚,讓建設發展與生態保育共存共榮,才能實現永續馬祖的願景。
馬祖早期原為童山濯濯、飛沙走石的海隅貧瘠之島,天然資源嚴重匱乏,經過地區軍民同心協力,歷盡千辛萬苦,克服無數困難,大量培植花草樹木,方能造就今日遍地蒼翠盎然的嶄新風貌。愛樹護木,不僅是一種師法自然,開創幸福的奮鬥歷程,也是一項飲水思源,承先啟後的生命教育。近年來,生態環境逐漸受到重視,對於褪下戰地面紗,戮力開放觀光產業的馬祖來說,更是要引以為戒,避免重蹈生態破壞的覆轍。蒼翠盎然的豐富林相,不僅深切綠化我們的生活環境,也讓我們的生活家園精彩繽紛,這個海上公園的雛型,正是奠定我們永續經營的基石。
馬祖有很多珍貴的原生植物,卻經常被我們自己忽略。以濱柃木為例,生長速度非常慢,要成為一棵大樹,少說也要五、六十年的時間。因此,不但要重視繁衍培育的工作,針對現有的老樹,更是要加倍珍惜保護,讓代表馬祖的珍稀植物永保生機。雖然馬祖生態保育工作漸漸獲得重視,不過,在原生植物的保存、記錄,都還有努力的空間,尤其記錄更為重要,然後透過教育,勸導民眾不要隨意採集、砍伐,讓原生植物留在原生之處,才會長得美麗漂亮。原生植物是自然生態環境之珍貴資產,一般大眾對原生植物之認識及習性仍不足,實有必要經由教育課程,有系統的進行原生植物之保育推廣。
馬祖列島,長久以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歷史因素,保留了許多的地景資源。生活在馬祖的每一個縣民,應該都要了解更多的鄉土植物的知識和聚落人文發展的特色。在戰地政務結束之後,觀光人潮開始湧入馬祖,唯有期待居住在這一塊土地上的人具有生態觀念和解說的能力,方能說服和感動外來的遊客。以自然及人文資源為賣點,提供深入觀察當地的機會,對當地人而言,是將自然帶入生活,課本帶入現實,是一條認識家園的途徑;對遊客而言,則是深度旅遊的景點。推展馬祖旅遊的過程中,應以保存自然原始風貌與保育物種為優先宗旨,人為的破壞必須受到有效的制止,方能讓更多的人看見馬祖植物之美。
社論/重視原生植物保育 永續觀光發展
- 2015-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