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重建人民的信心

  • 2015-12-16
 「臺馬之星」因為若干說明不清的原因一再的停擺檢測,這是目前普遍大眾心中的質疑,為何事件發生至今仍然呈現迷霧狀態,其實新船的開航或多或少都有磨合的問題,但從事件發生至今未見系統性的說明,外界又不斷有單方面提出的各種似是而非質疑,讓鄉親的心中疑問不減反增,從公共政策的角度而言,地方政府宜及早提出全面的檢討說明,以重建人民的信心。
 危機係指政府機關或公共組織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的特殊事件,這種情況的發生,與平常事件的發生迥然不同,若不妥善處理,可能會威脅到國家的生存發展、社會安全的破壞、民眾生命與財產的損失、個人與機關信譽的喪失等;因此,危機經常迫使政府機關或政府決策者必須在極短時間內作出妥適決定,並且即時採取有效行動,以化解危機。
 危機發生時,政府必須將危機處理過程向社會各界、傳播媒體與利害關係人進行說明、溝通、論述與宣導的過程就是危機溝通,危機溝通正是危機管理的核心任務所在。以北捷隨機砍人危機處理為例,從接到報案到捷運警方召開說明會相隔不到一個半小時,並已完成整個內部通報程序,前往醫院探視等,隔天一早並配合採訪需求分多場次接受聯訪,以利媒體快速發布正確訊息,避免錯誤訊息引發民眾恐慌。
 「臺馬之星」自8月開航以來,都予人狀況連連之感,民眾對於新船有高度期待,因此期待越高失望感就越高,船廠104年7月21日報請完工,船員至同年6月12日才開始進駐,訓練時間確實有限,在硬體上曾出現船艏艙門、跳板、冷氣及機組減壓閥故障等,在服務品質上也有人手不足之窘況,每一個事件都是小事,但連續的發生已然影響人民對於新船的信心,這一點必須透過有效溝通來改善。
 面對危機溝通,學者提出四項重要要素,首先是優先及儘速處理,再來是降低民眾受損,第三是進行完整而迅速的公正調查,最後是將事實公布,並告知社會大眾相關處理經過與確認相關人員的責任,以及未來應如何避免類似事件之發生。
 「臺馬之星」發生至今,仍然停留在公部門的處理,雖曾經在議會提出較完整的報告,但一般民眾了解有限,現今交通部已指示航港局協助進行為期約1個月的空船檢測計畫,並派駐資深輪機長、船長隨船,提供技術指導與檢測,並要求盡快完成調查報告,除了因應磨合期及員工訓練之外,也要找出所有潛在問題及尋求解決,並由連江航業每日提報空船檢測狀況,找出問題癥結以求排除。
 危機也是轉機,「臺馬之星」現階段正因問題頻仍引起大眾注意,透過第三方公正專業人員的介入,將可提供外界具可信度的說明,因此地方政府應該把握這次機會,在一個月的空船檢測期,澈底要求新華航業熟悉新船操作,避免人員異動造成無效訓練,另外當檢測報告出爐後,可交由第三方專業人員對外說明,召開說明會,或是文字、錄影說明等,透過完整說明重建人民的信心,「臺馬之星」是馬祖的資產不是負債,現階段正是關鍵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