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主角換你做做看:鄉親當家的跨年晚會

  • 2015-12-18
 為歡度2016新年的到來,縣府於今年的末日將辦理「2016點亮幸福,馬祖最high!」迎新年晚會,告別過去的種種,迎向未來的希望與願景,而這也是馬祖地方上的大事,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每逢年終歲末,跨年活動的舉辦似乎都成為各縣市兵家必爭的重頭戲,除了象徵燃起希望與未來,更燃起了財政的烈火與怒火。邇來,各縣市政府因財政的缺口日益擴大,為了《公共債務法》與《財政收支劃分法》之規範設計不平而搶錢爭破頭,卻在輸人不輸陣的虛榮心作祟下編列大筆預算辦理跨年活動,相互較勁嘉賓之卡司與煙火規模,無不期待能把自身城市化身亮點,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但很諷刺的,部分縣市儘管財政寅吃卯糧,為了滿足地區民眾的期待滿足感,仍願意支付數百萬辦一場聲光十足的跨年秀,把財庫捉襟見肘的煩惱拋到九霄雲外。
 跨年晚會本質到底也不過就是一個地方的節慶活動,藉由邀請地方民眾共襄盛舉,傳達活動所富含意義內蘊。但現在的跨年活動多半淪為宛如小型演唱會的影視歌星唱跳,再加上炫麗奪目的煙火秀,一夕之間就將上千張的千元大鈔付諸流水,激昂過後除了留下「好玩」二字的回憶,就屬滿地的垃圾,卻什麼樣的意義也沒留下。於全球在地化的思維下,我們並非反對跨年活動的辦理,重要的是要能發展屬於各地方的特色與賣點,融合本土的元素與價值,創造出屬於各自獨一無二的集體回憶。大城市能辦理五光十色的晚會是基於財源充分之關係,對於經費不足的政府實在無須打腫臉充胖子,硬是排擠資源比照辦理;應用創意與巧思打造小巧而微的活動,讓有限資源創造無限加乘效益。
 在公民參與的時代,跨年舞台的主角也要有所轉變,活動的辦理也才能引發更大的共鳴。過往的晚會,各地方政府為爭取門面而無不費盡心思邀請藝人團體來演出,雖能創造亮點,但總和民眾有相當的距離;而未來的舞台是屬於社會大眾的,活動的設計應開始思考如何能把主角移轉到素人與鄉親身上,乃至連結在地文化,使本地民眾有共同共榮的參與感,讓台上與台下的分際不再那樣明顯,也能締造出更多的回憶與趣味,博得更多的在地認同感。另一方面,這也是有限資源下的巧思,善用民間社會的力量,加上草根族群的凝聚感,才能讓跨年晚會變得更深具意義性。
 「2016點亮幸福」是馬祖這次跨年晚會的主軸,我們應深思如何讓晚會的舉辦除了短暫的光輝外,添加融入更具馬祖在地的滋味,創造更多甜蜜的小確幸與大滿足,點亮新一年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