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桃園與馬祖兩縣簽署合作備忘錄後,各項交流工作密切展開,去年不但有媽祖前往遶境、馬祖體驗學習營等,今年寒假還有馬祖籍學生寒假營隊,以及桃園元宵燈會的參與,這些的交流重點在於可以加強維繫馬祖旅台鄉親與母縣的連接,更可以讓出生在台灣的馬祖第二代有機會認識馬祖,認識屬於父母故鄉的文化。
馬祖人口最高峰曾經達到1萬7千人,駐軍亦曾多達5萬人,但隨著駐軍減少,為了生計馬祖人陸續外移,桃園八德便是早期馬祖居民最多的旅台落腳處,而經過數十年的婚嫁繁衍,也出現桃園的馬祖人比馬祖本島還多的特殊現象。
縣長劉增應上任第一個拜訪的縣市就是桃園,希望桃園可以多加照顧馬祖旅台鄉親,而鄭文燦市長也給予盛重的回應,上任後兩度馬祖行,甚至前往東引訪視桃園子弟兵,而兩縣也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去年就展開多項交流行程,如「看見馬祖•文化祭馬祖美食饗宴」活動、馬祖同鄉會開設馬祖母語課程、「媽祖昇天祭-護佑桃園•跨海巡境」等系列活動,而今年元宵預計在桃園登場的臺灣燈會,也將以縣市合作方式打造馬祖燈區,規劃以「藍眼淚」做為馬祖燈區主燈,讓國內外遊客在桃園看見不一樣的馬祖文化。
這些種種的交流活動,給予在桃園的馬祖鄉親接近母縣的機會,曾經在馬祖生長茁壯的這一代,對於馬祖有著臍帶般的連接,鄉親好友仍然在馬祖生活,故鄉的信仰與文化都是其人生重要的一環,孰不知即便生活在雙北的馬祖人,在無法頻繁的返馬之際,也會藉由到桃園接觸馬祖的美食與鄉親,一解思鄉之情。
然而隨著幾十年的過去,旅台馬祖鄉親早已繁衍第二代、三代的新人口,這一批馬祖新生代對於馬祖並無土地的情感,出生、求學、工作在台灣,對於馬祖僅存父母親的描述,並無實際的感受,未來也會隨著長輩的凋零,中斷與馬祖的所有連接,這其實並非我們所樂見。除了同鄉會持續辦理母語教學外,此次桃園教育局為了讓馬祖籍桃園市民守住對故鄉的記憶,提供居住桃園的馬祖鄉親新生代返回原鄉學習馬祖語言文化的機會,由慈文國中辦理「馬祖籍學生寒假營隊」活動,所有費用由市府負擔,讓22名馬祖籍學生報名參加。
營隊學生將學習常用福州話、福州歌曲、馬祖鼓板體驗,欣賞芹壁村閩東建築與廟宇文化的風華,在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以及北海坑道體驗特有的戰地風情等,兩縣盼透過活動,提供學生母語學習、親身體驗鄉土人情及馬祖文化之美,除落實推動兩地合作交流,期許增加學生對故鄉的連接。
每個人都有心中的故鄉,近鄉總會情怯,馬祖新生代出生台灣,對於父母的故鄉耳熟能詳,卻缺少直接接觸,似乎無法產生任何的感情,我們希望透過兩縣的積極交流,給予兩縣的馬祖鄉親更多的服務以及交流,讓接觸馬祖更簡單,透過認識馬祖讓下一代更認識故鄉文化。
社論/讓馬祖新生代認識故鄉文化
-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