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以優質環境塑造馬祖觀光口碑

  • 2016-01-21
 政府淡季行銷奏效,近來南北竿出現大批的陸客遊團,而陸客來馬旅遊已有多年時間,我們從旅遊從業人員口中得知,多數陸客遊玩馬祖後一致的評語和心得是「看起來環境挺乾淨的」。馬祖沒有壯麗的山河景觀、沒有先進城市的燈紅酒綠、也沒有古老國度的世界遺產,唯一能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或建立口碑的就是優質的環境,能夠做到這一點,馬祖將以乾淨和友善為號召吸引全球的遊客造訪。
 台灣是全世界最愛去日本遊玩的國家,很多國人包括馬祖人都去過日本,對日本的第一印象除了藥妝店採購人潮外,就是環境乾淨、人民守法,即使在全日本最擁擠的東京市也是井然有序,看不到街道上有任何垃圾,亞洲還有新加坡也是以環境乾淨為口碑,這些國家區域對環境的重視程度很值得我們跟進學習。馬祖四鄉五島總面積不過30平方公里,人口不過萬人,小地方要落實環保其實並不難,重要的是在地居民能不能意識到環保工作對觀光發展的影響力。
 中國人有句古諺:「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以現在的馬祖環保工作來說,我們只期待至少個人要掃門前雪,家家戶戶把自家周邊環境工作做好,整體環境就乾淨了一大半;目前仍有很多民眾並沒有養成自掃門前垃圾的習慣,甚至有人還任意在自家後門隨手一丟,當做沒人看到,垃圾就躺在附近草堆或路邊等著清潔隊員來掃。有些地方的營造業者也是以為在偏僻地方傾倒廢土沒人發現,一車接一車讓山坡地景受到嚴重破壞難以回復。
 落實環保工作絕非政府單方面的工作,我們現在能給陸客一個環境還挺乾淨的印象,並不表示我們已經做的很好了,要讓日本遊客來馬祖也覺得乾淨,那才叫真正的乾淨。要做到走到那裡都沒有一根菸頭、沒有垃圾,這是需要一種素養,而這種對環保要求的素質養成來自於從小的教育或是一種社會風氣的感染,馬祖應從在地居民做起,從小培養對環境要求的素養,形成一種文化,那麼外地人也會跟著入境隨俗,正如同外國人去日本、新加坡一樣,目光所及之處都是乾淨清爽,即使不愛乾淨的人也要變的乾淨。我們建議地區從小學到高中都要加強環境教育的工作,把過去海島傳統漁村生活型態所留下來很多不好的習慣,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改變。
 馬祖雖擁有戰地文化和生態地景等觀光資源,但不見得受歡迎於所有客群,我們以北竿芹壁為例,台客或外國人很愛,但陸客就覺得平常,唯一能讓所有人都認同接受並口耳相傳的就是優質與友善環境的口碑。做好環保,觀光就成功了一大半,時值一年一度的國清週,期許各島各鄉天天都是國清週,把環保工作當作施政重點,民眾把環保當作生活的一部分,那麼假以時日不僅陸客對馬祖環境稱頌,凡是到過馬祖的人都會記得這裡的乾淨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