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總統與立委大選締造了選舉史上許多紀錄,除了產生首位女性國家元首、投票率創新低、選民政治熱情狂熱程度消減,更奇特的是,選民投票行為與抉擇模式的突兀。
過往選民的投票抉擇參據除了為同鄉、同學、同宗、同事、同好及同個性等「六同」關係外,就屬口碑服務與政見主張;但見面三分情,不論如何的選擇模式,均脫離不了與候選人間的接觸與互動。但在科技進步的現今,過往高曝光率與高得票率間劃上等號的思維將逐漸被打破瓦解,甚至於從未現身的候選人仍有機會獲得為數不少的選票支持。
像是這次雲林縣某政黨提名的立委候選人,不僅未曾有過政治背景與歷練,也從無辦理過造勢活動,連號次抽籤與公辦政見發表會亦都未曾出席,更遑論與民眾面對面的互動接觸。但詭異的是,神隱形同人間蒸發或失蹤的情形下,仍能獲得7千餘票,是該選區當選人得票數的近8%,相當驚人,特別是在人情關係網絡濃厚的雲林,有著這樣的成績讓許多專家與黨政人士跌破眼鏡。
再如同高雄市某選區的立委參選人,於選舉公報上除了填具基本資料外,有關經歷、政見主張等欄位全數空白未見隻字,相當令人不解,於選舉過程中也沒見到選舉文宣、廣告、拜票等競選活動,讓許多人壓根感受不到該候選人的存在。這般相當另類與低調的參選者,最終竟仍能獲得6百餘票的支持,相當於現今20多個國中小班級人數加總,使許多選民不禁納悶:究竟票從何處來?
馬祖這次的立委選舉結果也是有著類似情形,堪稱非馬祖籍獲得最多得票之選舉史。在總投票數為4,496張的情形下,樹黨的蘇柏豪獲得506票,佔當選者得票數之17%,為非馬祖籍候選人獲票最高的紀錄,刷新我們的地區發展。大家都知道,馬祖的人際網絡關係相當綿密,要爭取到一張選票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特別是一開始提及的「六同關係」,在歷次選舉上都發揮相當作用,足以左右當選者為何人。但未曾聞名的蘇柏豪,卻靠著理念訴諸予電子平台宣傳,短短幾個月就能在北疆桃花源獲得總投票數近11%的認同支持,似乎使選舉投票常模有所遷異。
不同地區的選舉結果儘管藍綠互有消長,但不約而同都產生出素人獲得亮眼成績的現象。渠等的得票數也許不足以獲得選舉補助款與拿回保證金,但卻深深的告訴我們,選民的投票行為與思考模式已經逐步在轉變,服務與知名度並非決定勝出與得票的絕對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感覺」在導引投票的結果。當然,選舉得票的影響因子仍有許多面向,但對於這次的結果,或可給有心投入政治服務事業的有為者一個參考,除了兼顧傳統競選模式,更要不斷創新與改變,才能深獲更多數的肯定與支持。
社論/投票模式的改變創造詭異的選舉
- 201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