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公廁品質提升要落實管理機制

  • 2016-01-28
 104年南竿公廁管理潔淨化計畫完成硬體改善工作,共有8間公廁換上新的門面,目前為止用過的民眾都說讚,提升公廁品質除了整體質感的改善外,最重要是要落實管理工作,增加巡掃的密度與考核的嚴謹度才能讓公廁永保清新。過去管理員巡掃簽到制度被認為多半流於形式,應付交差,新的一年期望管理機關能更加周密的考量制度是否能反應出管理成果,讓馬祖公廁潔淨成為優質觀光區的重要指標。
 地方政府十分重視公廁品質,劉增應在就任之後首先要求環保局從南竿開始推動公廁管理潔淨化工作,將多間老舊公廁的硬體設備全面更新,設計著重在明亮、清爽、實用三大目標,目前這個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但接下來才是考驗的開始。有了完善的硬體設備還需要優質的管理考核機制配合才行,否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切都是白費功夫。公廁是馬祖發展觀光十分重要的建設,更是邁向國際化觀光島嶼必受檢驗的基礎設施之一,馬祖各島景點公廁務必要朝星級公廁目標前進,從體質開始改善,配合管理機制的落實,要給使用者有星級飯店的感受,才算是真正的改造成功。
 公廁品質提升的關鍵在於管理工作是否落實,一般認為現階段馬祖公廁品質最好的兩個部門是機場和馬管處所管各島管理站,這兩個單位為何能讓使用者有較好的評價,重點在於管理制度。機場與管理站的公廁管理與地方政府各鄉公廁管理同樣是委外執行,機場與馬管處有所謂的駐點人員,隨時要注意公廁的清潔並保持地板的乾燥,反觀各鄉公廁委外管理巡掃任務可能一天只有一次,最多兩次,甚至有些簽到流於形式,一次簽完一天,而實際在打掃的只有一次甚至沒有,而公廁隨時有人使用,一天只掃一次要如何維持基本的乾淨要求?
 增加巡掃密度是公廁乾淨與否的重要措施,這裡面牽涉到管理經費與管理制度,在經費方面我們期望地方政府將此列為重點項目,要知道這項投資雖是感覺投之無形,但收到的成效卻是有形的評價;在管理制度方面要摒除過去得過且過的心態,學習日本人近乎苛求的精神,由管理機關要求第一線管理者,並以罰則制衡。品質藏在細節中,公廁管理維護首重細節,若管理機關不要求,管理者自然鬆懈以待,能混一天是一天,公廁永遠也乾淨不了。
 公廁品質對以觀光為號召的馬祖而言太重要了,世界各地觀光區無不把公廁列為重點項目,更是優質與否的重要指標,甚至不斷推陳出新改造公廁成為特色項目,讓觀光遊客在使用後還想拿手機拍照打卡。地方整體預算拮据,我們不期望每間公廁都能五星級,但最起碼的乾淨、清爽、無異味,是可以透過管理機制落實而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