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引發生鄉親未戴安全帽,又因天氣太冷而暈眩摔車,導致右腦部嚴重受傷,成為地方上的憾事。雖然這是一起人為的意外,但卻再次反映出我們在交通管制上的缺口與漏洞,必須加以重視管理。
過去許多坊間傳聞,離島的紅綠燈僅供參考,不僅無須遵照指示,騎乘機車亦無需配戴安全帽,甚至警方對交通違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置若罔聞。這樣以訛傳訛的結果,讓許多遊客誤信為真,不僅造成當地交通上的困擾,也影響在地居民的生活品質,更添增行動上的風險與危險。為了維護地方寧靜與安全,對於這般不實觀念與想法,我們一再呼籲公部門必須拿出鐵腕來執行公權力,針對未遵守交通規則之遊客予以取締告發、乃至移送法辦,予以導正視聽,明白告示離島並非治外法權之地。絕不能為了討好觀光客而在交通管理執法上放水,這將無異於踐踏與出賣自身靈魂,為了利潤與商機而容忍各樣的不法。
除了觀光客的配合,也要督促與要求在地居民確實恪遵,這不僅是守法的表現,也是自我保護的防範。本地鄉親儘管生於斯、長於斯,對馬祖地理環境再熟稔不過,甚至道路方向都能倒背如流,但卻不等於意外與風險機率降低至零。於法,每個人本來就有守法這項國民義務,不因身處何處而使準繩有所遷異,這正也是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彰顯;於理,遵守交通規範除了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現,畢竟沒有人有義務要因他人的交通失誤而受傷害;於情,意外事故輕則擦傷破皮,重則癱瘓喪命,都將造成自身與家庭的遺憾,非彼此所樂見。
固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於交通執法我們或許可抱持苟且應付,但最終受害的仍為我們自己。所有的公共建設與發展都是從最根本的硬體基礎建設做起,必須要有完善的管理與規劃才可能進一步推展到軟體層次,逐步落實。放任交通違規情事持續發生,也許會使許多鄉親與觀光客感到方便不受拘束,惟一旦發生意外事件,這般的貪圖方便所造成的遺憾將使惡名遠播,淪為負評,讓許多遊客聽聞膽顫心驚,影響來馬觀光訪問的意願,大幅降低我們的收入,到頭來自食惡果。
交通安全是鄉親與遊客回家唯一的路,也是通往觀光發展的不二道路。我們應積極正視這項問題,除要求嚴格執法,更要督促鄉親們做起觀光模範表率,以身作則,讓外界知道,馬祖除風景秀麗外,交通管理也是一絕,能放心與自在的攬勝漫步。
社論/正視一次又一次的交通意外
- 201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