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善用戰地文化為馬祖觀光加分

  • 2016-02-18
 北竿芹壁播音站曾扮演國共對峙期間重要軍事功能,如今雖然時空轉移,播音站功成身退,但相關的設施卻極具保存價值,看似不起眼的廢棄擴音器喇叭可以是很好的導覽故事題材。馬祖半世紀的軍管統治所遺留下來點點滴滴現在看來都是可貴的觀光資源,欣見僅存的一批播音站喇叭在軍民各界重視下得以保存,四鄉諸如此類的戰地文物可能還有,找得到、看得到的都要設法保存,這也是厚植馬祖觀光實力不可或缺的一環。
 綜觀馬祖現有的觀光設施與區域,泰半與軍事有關,密度高的各島坑道、觀測所、戰備步道、戰爭公園、240砲陣地等,這些都是遊客必到也想到的景點。我們常常在問,馬祖拿什麼東西給遊客看?除了閩東文化以及季節性的生態觀光資源外,戰地文化是唯一可以成為與眾不同的觀光資源,同時也是唯一可以吸引台灣遊客與陸客的項目,若是抽離了軍事觀光資源這一塊,馬祖能看的還真的不多。
 戰地文化是歷史的產物,舉凡世界各地發展觀光無不與文化做結合,近年來申請世遺成為各國爭相投入的重要工作,其附加價值都是想經由申遺讓觀光產業發達,任何一個景點只要冠上世遺的頭銜,必定成為世人爭相前往的景區;我們以大陸雲南麗江古城為例,在申遺前每年遊客不過數十萬,申遺後每年遊客爆增至千餘萬人次,足見文化才是觀光最具潛力的資源。歷史經由保存就是文化,馬祖半世紀的軍管歷史所產生的人、事、物、景都是文化,就看我們如何運用這些珍貴的資源加以再利用或包裝行銷了。
 從這次的播音站喇叭事件可以看出,要全面保存戰地文化還需要多加努力,不管是軍方還是政府,可能積極度都不如民間,尤其最近十年在國軍精實化的過程中,很多據點、碉堡都被迫棄置,很多軍品也只能就地報廢或丟棄,許多東西看來像垃圾,整理後都是寶貝,北竿收藏達人吳香官就是很好的例子,多年前還捐贈一批文物給地方政府做為充實館藏之用,這一份對文物的用心才是今後公部門要努力向民間學習的地方。
 軍事遺產讓馬祖觀光更加多元化,地方政府近年來已經意識到這個資源的重要性,協調軍方能釋出的都釋出,南竿多處營區釋出再利用都有很好的發展潛力,期望其它鄉島同樣比照辦理;華麗的五星級飯店或許並不適合馬祖,但具特色的坑道旅館或營區民宿卻是潛力無窮,因為塑造與眾不同的觀光體驗才是未來發展的主流。馬祖的戰地文物多元豐富,除了硬體之外還有很多人與故事,這些都應該被納入保存的對象,用文化保存的概念融入觀光設施的開發,做出來的東西就會有不一樣的味道,也是吸引觀光客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