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報載中油以運輸成本,有意向經濟部爭取浮動油價修正案,來調高偏遠、離島地區直營站油價,澎湖縣政府第一個跳出表達反對之意,雖然本案並未成真,但見近年來離島水電早已成為討論對象,只要出現虧損就有檢討聲音,不管未來離島與本島水電價格是否可以維持現狀,但發展多元能源政策以及推動節約水電勢在必行,以利馬祖永續發展。
民國八十九年通過離島建設條例,曾言明政府保障差價,給與離島民眾一致性的水電費,但實際上在台灣本島離島電價表都相同的情形下,離島的發電成本比較高,例如當本島一度電平均成本約兩塊八左右,澎湖成本卻高達八塊錢以上,金門成本約十塊,馬祖成本甚至來到十四塊,因此中間存在的價差相當驚人,初估每年差額約在四、五十億元之間。
惟台電九十四年之前有盈餘,所以由台電自行吸收補貼差額,和國庫補貼的意義一樣,但當台電沒有盈餘,對離島的補助經費從何而來,就需要行政院進一步討論,否則離島補貼成為台電虧損的理由,進而取消對離島補貼,是未來有可能發生的危機。
再以水費為例,臺北市將在今年三月一日開始提高水費三成,台灣自來水公司同樣檢討二十一年未漲的水費,已研擬水價調整方案送經濟部審議,初步規劃水價至少需調漲3成,每度平均漲3.2元以上,水價級距也將增加到6至7級,用水大戶的費率將大幅調高。台水表示,由於偏遠地區管線鋪設汰換費用增加,加上興建海水淡化廠,及台電取消台水電費優惠等,致使成本提高,初估每度水價要調高5成,為免衝擊太大,先以調漲3成為目標。另外相較其他國家,台灣水價確實偏低,日本東京為65元、香港為17元(住宅用)、新加坡家庭用水為24元,均高於台灣省的9元與台北市之7.7元。
不管是台電、台水或是中油公司,在面對虧損檢討的時候,都會搬出離島的成本偏高,以及補貼政策的理由,這是馬祖早晚要面對的事實,而即便無須反映離島發電製水成本,在能源成本逐漸高漲的今天,持續的漲價也是必然的趨勢,馬祖要創造永續發展的政策,勢必納入多元的能源政策。
配合離島的環境特性,開發不同的能源來源應為政府當所為之途,馬祖豐富的大自然能源,如太陽能、風力、潮汐能、地熱能等,都可能是具有可行性的一種再生能源,學者表示現今人類實際使用再生能源遠遠低於其可被開發的潛力。
當然目前可以立即進行的便是節約的實際作為,目前仍停留在官方的活動中,未實際成為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以蘭嶼為例,早已被批評因為住宅用電免費,導致用電浪費,離島民眾因水電與台灣一致或政策性免費,並未意識到水電成本高而得來不易的事實。
馬祖永續發展必須有賴能源永續,現階段水電均仰賴中央補助,地方政府應借鏡其他歐美國家,思考多元能源發展,各項建設納入綠能思考,節約能源從教育做起,讓我們的島嶼成為永續之島。
社論/思考多元能源政策
- 2016-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