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連續假期前的最後一天,文化部古蹟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審查會議上通過,讓東引燈塔從縣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這是地方政府努力多年的結果,消息傳回來讓大家都欣喜不已,畢竟國定古蹟目前全國僅92處,由國家認定的重要文化資產,在馬祖的觀光及歷史文化意義上更是別具代表性。
國定古蹟是指由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審查指定並辦理公告的人類為生活需要所營建之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屬「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類文化資產古蹟型。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類)中央主管機關為文化部,古蹟指定是為了要保護國家的重要文化資產,必須採用具有強制性方法,國家的保護政策優先於私人的財產權。
東引燈塔於民國77年為文建會通過的國家三級古蹟,後來因文資法修訂,改為縣定古蹟,但連江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從民國97年起就不斷努力,希望提升為國定古蹟,之後雖歷經行政院組織改造,原隸屬財政部關稅總局的燈塔,重新掛牌移由交通部航港局管理,但在交通部觀光局馬管處、航港局以及地方政府的努力下,讓這個走過百年風華的燈塔重要性被肯定。
東引燈塔有著國土北疆最北燈塔的地理特性,另外2年多前曝光的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收藏的東湧燈塔13幅黑白照片,也讓許多隱藏的記憶重現,在地居民表示百年後的東引燈塔跟1904年初建時相差不大,與燈塔專家楊仁江教授認為,東湧燈塔與東犬燈塔都保有極高的原創性的觀點一致。
東引燈塔位於世尾山山腰,白色燈塔矗立於峭壁上,周邊為湛藍的海洋,充滿歐洲建築風格的東引燈塔,被當地民眾稱為東引別墅,除了造型迥異於在地建築獨樹一格外,東引燈塔現在周邊房舍仍可以清晰看見過去的雨水收集管線,是當年用水不方便時所遺留下來的做法,完全展現當時人們的生活智慧,現在因為自來水方便,所有相關雨水回收系統反而都已經不用。
東引燈塔認定為國定古蹟代表其歷史文化價值被肯定,未來必定會有更多的資源投入維護與保存,然而保留下來的不應該只有硬體,更要有背後的記憶。台北市長日前到東京參訪,在橫濱辦事處的安排下,參觀橫濱「原鐵道模型博物館」舉辦的台灣鐵路展,他說特展中最珍貴的是播放1968年台灣鐵路紀錄片,因為那是歷史記憶,聽到影片中「便當、便當」的叫賣聲,讓他想到小時候的生活記憶。
正如同在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收藏的1904年所拍攝的「東湧燈塔(Tung Yung Lighthouse)」13幅系列照片,完整呈現出百餘年前的東引樣貌,也是東引燈塔可見最早的相片。似乎正如柯文哲的註解,有時候台灣的古蹟保存真的不如國外,我們希望古蹟的保存在硬體之外,也要逐步完整的描繪當時的歷史記憶輪廓,東引燈塔升格國定古蹟是一個開始,相信在四鄉五島還有更多的文化記憶等著我們去挖掘與保存。
社論/欣見東引燈塔升格國定古蹟
- 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