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更緊密的互動關係做好安全防護

  • 2016-03-30
 很遺憾的,兒童節前夕在台北街頭發生駭人聽聞的隨機殺童斷頸命案,喪失國家未來一位主人翁,引起社會一片譁然。儘管未曾在馬祖地區有過如此驚恐,但面對舉國上下的不安,我們深表不捨與哀悼。
 這幾年來發生的各種社會殺害事件層出不窮,除了謀財與害命的蓄意加害,更在近期出現許多隨機殺人的類型,是防治上最難以根除之情形,治亂世用重典也未必有效。許多犯罪者獲捕後被詢問動機與意圖,共同的答案不外乎是一個「爽」字、「好玩」、「洩憤」等,與被害者毫無淵源,只為紓解心中的壓力或怨妒,而造成無辜者家庭破碎的缺憾。這些莫名的犯罪行為已經不是死刑廢除與否能解決的事情,而是這社會價值觀被嚴重扭曲,需加強社會防範與警惕。
 慶幸的是,民風單純的北疆平和樂麗,儘管有零星意外發生,仍相當寧靜。但也要藉此開始思考,倘若這類喋血事件發生在我們的家園,是否有足夠的社會再生和恢復能力,能快速從中平復。雖然馬祖淳樸,看似平凡無恙,但許多的意外發生都源於輕視馬虎的細節,如同這次陪伴小孩子到附近走動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也會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在在說明生活中社會網絡緊密性的重要。
 我們不可能完全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但只要人與人間的互信照顧能完善,風險與機率是能有效降低改變的。這次的命案發生以來,許多論者主張要加強校園教育、校園安全或是治安警網等,不否認這些機制都有一定的效用,但泰半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畢竟社會本質沒有改變,再多的努力與資源的挹注都是枉然,況且國家也無法永無止境的耗費成本於此。國內許多次的類似命案都有個共同點,就是案發於人際間冷漠的地方,肇致有說不盡的悔恨。
 倘若人與人間能多點溫暖,隨時留心與注意附近的環境及人事時物,積極發揮守望相助的功能,防止可疑的人物接近,將可讓悲劇降低發生的可能。這說起來相當八股,但若能真正落實與執行,將是強化我們治安最有用的方法,也是成本最低的選項,更是未來發展生生不息的圭臬。畢竟,馬祖地區禁不起這般的恐怖殺人事件發生,不僅造成社會紊亂,更將連帶影響外界對我們的評價,使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觀光事業毀於一旦,其衝擊力道更甚於墜機意外的發生,終將化為烏有。
 面對國內日前的殺害事件我們除表示震驚與不捨,也呼籲鄉親們要用嚴肅的心情來看待,多關心四周環境,與親友保持良好互動,讓這種喪心病狂的因子不在馬祖著床升溫,以確保安全無虞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