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友善、安全 給追淚者最好的服務

  • 2016-04-02
 馬祖跟「藍眼淚」已劃上等號,現在提到馬祖,台灣民眾就是接著說「藍眼淚」,成為代名詞,不再是過去每月可領多少錢。在去年「藍眼淚」夯到不行,從今年起,相關部門除在台北宣傳發表會之外,搭配坑道音樂會、大專青年各島帶狀節目等,都是幫這項旅遊品牌加分,我們希望在活動開跑之際,不論是業者、相關部門及每一位鄉親都要共同宣傳及維護,給遊客一個友善及負責任的旅遊島形象。
 今年「藍眼淚」從台灣燈會在桃園就開始受到注目,雖然台灣燈會包羅萬象,馬祖「藍眼淚」燈區遊客穿梭不停,距離主燈區有700公尺之遠,仍然是最受歡迎之一,同時台灣燈會的數百萬人潮,是最成功宣傳。馬管處、縣府還合力移展到馬祖,都是正確作法,對「藍眼淚」旅遊增加亮點。
 馬祖經過媒體報導已經引起重視,國內外媒體的「加持」讓馬祖「藍眼淚」被評選為「一生必看景點之一」,這股熱潮可以預期不會冷卻,如何在這股熱潮中找到商機與生機之外,我們認為最重要是先建立安全、友善的環境。
 第一,首重安全,「追淚」人增多是必然,多是自由行,他們的陸上交通工具安全非常重要,去年曾發生機車摔倒事件,因為遊客對地方路況不熟,加上夜間行駛又多危險。此時,警察、交通單位要加強宣導,對出租機車民宿及機車行告知要製作溫馨提示,以及安全帽等都要做最好的準備。
 再者,觀看「藍眼淚」的景點,相關部門此時要巡邏一遍,適當地點都要張貼警示標語及告知牌,讓旅客有所遵循。
 第二、友善指引,當遊客增多之後,晚間馬路上可見騎機車及步行遊客會探詢路線及前往地點方向,我們要詳細告知,有時間帶一段路,讓遊客感受溫情,對我們旅遊品質及口碑有幫助。
 觀光發展強調獨特性與可及性,「藍眼淚」正如同燕鷗每年定時來報到,這些都是具備常態觀光的珍貴資產。近年來我們一直積極找尋發掘新的觀光亮點,開發多元遊客族群,任何可能機會都不能放過。「藍眼淚」是馬祖繼燕鷗神話之鳥後最重要的生態觀光資源,隱藏龐大商機及未來的發展性可以預期,民間可以思考當作投資標的,發展周邊產業。
 推銷觀光的目的是吸引消費人潮,「藍眼淚」別人搶不走,我們進而讓遊客來都能愉快、安全看到這個自然景觀,再透過口耳相傳,讓這個「一生一定要帶心愛的人一起來看一次」宣傳行銷深植全球遊客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