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戰地史蹟學會日前發表新書「尋找金門老營區」,以超過十年時間走訪大小營區,透過詳實的文字及照片,記錄下金門第一本營區行腳紀錄,而該學會在新書發表會上也鄭重呼籲政府出面保存金門珍貴的戰地遺址,因為隨著每年營區的釋出拆除,在不知不覺中戰地景觀已經一日不如一日,而這樣的危機絕對是金馬同調。
隨著國軍精實計畫的進行,國防部在全國各地陸續檢討已無使用需求的營區,配合地方政府的需求釋出,而一般地方政府的做法就是拆除,如國防部在台中坪林營區釋出後的土地使用,將營區土地中20多公頃用地移撥給勤益科技大學使用,另一部分11.7公頃土地台中市政府則規劃為坪林森林公園。另外為2018年世界花卉博覽會展區需求,台中市政府爭取國防部同意撥用后里營區15.18公頃土地作為場地使用。
這樣的情況已經屢見不鮮,軍方態度跟過去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在台北市辦理花博時,憲兵指揮部支援營區供作停車場,遭立委公開批評成為花博司令部;而台中市舉辦花博,2012年地方要求撥出后里營區土地時,陸軍10軍團曾表示,后里營區是國軍在中部地區的重要地點,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對於作戰、救災等事宜,有重要的意義,如果讓出營區,勢必對國軍的勤務會有所影響。去年卻在地方民代與里長壓力下,同意撥交后里營區土地供中市花博使用,連同營區裡的大批軍營,也要自行拆除,共計拆除72幢老舊營舍。
也許在台灣其他縣市老舊營區早已成為社區發展之瘤,就像位在高雄的覺民營區,就成了登革熱孳生源的溫床,去年9月初被市府開單告罰,立委李昆澤也緊盯未來的土地規劃,希望軍方拆除廢棄營區建築,做好綠美化。不管是活化利用或是拆除移作他用,台灣社會對於老舊營區的感情似乎早已消失。
馬祖這幾年積極爭取戰地文化景觀申遺,也在幾年前邀請大學進行馬祖戰地景觀的普查,做為政策執行之參考及依據,惟停留於紀錄與數據,對於實際保留並無協助,在全區登陸為戰地文化景觀後,雖然可以區分為核心或周邊區域,在重要性上有所差異,但透過如行腳踏查的影像紀錄,可以在逐漸凋零破敗之前留下些許歷史的見證。
金門與馬祖有著同樣的使命,過去生命與共的軍事設施,激勵人心的口號標語,陪伴成長的特殊生活文化與環境,有形無形的構成金馬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這與台灣其他縣市有著極大的差異,因此保留老營區也成為金馬共同的重要使命。
馬祖戒嚴結束後,過去對於民眾充滿神祕的軍事設施開始逐步開放,而隨著國軍精實的推動,越來越多的老舊營區在沒有使用情況下逐漸破敗,在維管不易的前提下,軍方一反過去的保守,主動配合地方政府需求釋出,甚至協助編列經費拆除。在老舊營區消失的速度逐漸加劇的此刻,盤點現有營區,提出需求規劃,納入全縣景觀的一環已經刻不容緩,當金門鄉親登高一呼之際,我們也必須深刻檢討自己該做些什麼。
社論/金馬同調保留戰地老營區
- 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