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珍惜野鳥生態資源 建立馬祖生態旅遊口碑

  • 2016-04-24
 賞鳥已成為新興的休閒活動之一,馬祖島嶼雖然面積狹小,但是位於大陸弧形沿岸中段的地理位置,是遷移性候鳥南來北返的中繼站,每年秋季便有成千上萬的鳥類由中國東北、韓國、日本及西伯利亞到馬祖列島度冬或過境;春季候鳥北返,又是另一波高潮。事實上,馬祖列島得天獨厚的豐富自然生態資源,直到開放觀光之後才被慢慢發掘,這些伴隨馬祖成長,並曾被視為一文不值的資源,如今卻已成為提升馬祖觀光不可或缺的內涵。
 馬祖面積雖然小,但卻有其珍貴及豐富的生態特色,如紅藍石蒜、濕地、藍眼淚、候鳥等,讓馬祖在古蹟、戰地文化、特產等資源以外,擁有多元珍貴的資源及產業。生態旅遊之所以漸漸成為世界各地的旅遊風潮,在於人類環保意識的抬頭,體認到與大自然共存共生的重要性,馬祖號稱觀光立縣,更不能自絕於世界風潮之外。馬祖必須善待自己的環境,認真保持馬祖當地的自然生態特色,這樣才能讓黑嘴端鳳頭燕鷗持續年年飛臨馬祖,也讓更多候鳥在季節的變化中停棲馬祖,然後進而吸引更多的遊客紛紛前來尋寶,讓馬祖的自然生態之旅,成為響亮的招牌。
 近年來,從「藍眼淚」到海上賞鷗,讓馬祖的知名度不斷提升,讓來馬遊客留下深刻印象,證明馬祖不需靠富麗堂皇的建築、令人炫目的表演,只要保存好馬祖的原始美麗,就能成功吸引遊客。「生態旅遊」是生態與旅遊的結合,讓旅遊不是走馬看花,而是在旅遊的過程中也能觀照環境及生態,學習對生態及環境的關懷,從而使生態資源能獲得更大的保護。就生態旅遊的觀點而言,生態已然是一種可貴的產業,更是一項觀光的資源。生態旅遊的主角是自然生物,觀看體驗者只是一位旁觀者、記錄者,在生態之旅中如果反客為主,生態將會受到破壞,生態旅遊也不可能做得長久。落實生態旅遊的尊重與維護,才能讓馬祖的生態旅遊推廣顯得與眾不同,塑造獨一無二的吸引力。
 觀光是馬祖的發展主軸,生態旅遊也會是馬祖極為重要的賣點,但首先必須建立的是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護。生態旅遊除了是自然之美的展現,也是行政管理的落實,以生態之美成功吸引一定數量遊客後,如果沒有高效率的行政管理與管制,大量的遊客恐將造成生態的破壞。而這些保育工作就要由觀念的建立,讓全民都有普遍的認知,經由正確的認知,才會學習關懷,進而才能知道如何保育,我們也希望這份保育的工作能在學校、社區、機關生根,由點而面,結合全民的力量,共同維繫馬祖的生態資源,也等於讓馬祖的生態產業能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