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藍眼淚」宣傳奏效,今年來馬遊客大爆量,造成海空交通一位難求,這種人潮的出現讓我們一則喜、一則憂,在感受人潮與錢潮的同時,龐大的旅遊人潮直接壓縮到在地居民行的權益,為此地方立委民代與府會首長拜會民航局與立榮航空公司,希望能將在地居民保留機位由原來的百分之十提高至二十。對外交通是馬祖生存的命脈也是維持正常生活必要的條件之一,政府與航運業者都有責任保障在地居民行的權益,運能提升與保留在地需求是同樣重要。
與馬祖同樣是觀光立縣的澎湖縣,今年觀光客大批湧入帶來商機,樂的是旅遊相關業者,但卻苦到平民百姓,影響到食衣住行便利性,甚至對外往返交通機船票都一票難求,造成民眾的不便利性,讓民怨沸騰,相關旅遊業者大賺其錢,卻犧牲一般民眾交通權利。馬祖今年首度感受到「藍眼淚」的宣傳效應,從海空交通一票難求不難看出人潮之多,這種熱鬧的景象固然對馬祖發展有正面的意義,但在沒有相關配套的情況下,難免造成在地民眾權益受損的局面。
地區民眾近來感受最為強烈的是熱門時段機票、船票都是秒殺,訂位難,補位更難,5月2日南北竿全天共飛了十班飛機,竟然只有4個候補機位,報到率百分百讓民眾不得不質疑整個訂位、候補機制是否出了問題。將九成以上機位切給旅行社來操作對航空公司與船公司而言固然是營運收益的保證,但忽略了在地居民需求就是航運業者缺乏社會責任的作法,地方政府依據民意的需求與反映向民航局與航運業者爭取更多在地保留機位、船位也是合乎情理,只是機船位保留機制如何落實,最終仍取決於業者的良心與責任。
馬祖對外的海空交通與台灣其它地區或離島性質不同,沒有所謂的替代方案,當觀光人潮湧入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潛在的隱憂,又因為台馬海空交通變數受制於天,因此在訂位、候補機制上的運作更要謹慎。保留在地居民的機船位是政府基於照顧離島居民行的權益立場,民航局與航運業者如何規劃拿出一條可取信於大眾的遊戲規則是十分重要的,否則為了地方的產業發展卻換來在地居民行的不便,相信也非大家所樂見。
因應馬祖這股可能持續的「藍眼淚」觀光熱潮,我們認為包括海空交通都到了加班時機成熟的局面,在馬祖地接能力範圍之內,海空交通應更詳細評估是否有運能提升的空間,包括旺季海上交通、立榮增班等議題都應充份的討論與具體的落實;而運能提升的同時,保留在地居民的機船位則是基於社會公義的實踐,政府與航運業者不能敷衍以待,要拿出具體可行的方案讓民眾真實感受到一位難求局面的改善才是。
社論/建立縣民機船位保留機制
- 201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