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海巡科技護漁時代來臨

  • 2016-05-12
 為打擊大陸越界高速釣魚船入侵,海巡自台灣支援兩艘高速查緝艇,一連兩天在北竿及莒光都建功,對嚇阻此類越界產生很大效果。面對新型態的越界以及捕魚科技的進步,海巡要全面提升查緝的能力與機動預防的措施,提高船速僅是其中一部分的進步,善用現代科技才能更有效打擊犯罪。
 馬祖海巡進駐近20年時間,長久以來越界問題以及兩岸漁民之間的漁事糾紛不斷,海巡扮演司法警察角色,在面對層出不窮的越界、炸魚、偷竊、糾紛甚至是挾持等情事時,經常因為裝備或人力的不足而讓執法人員力不從心,又因為兩岸關係的轉變,在執法的力道與方法上都可能因時、因地制宜。多年來馬祖海巡的裝備並沒有太大的精進,特別是高科技裝備部分十分欠缺,就連40節以上的高速船直到最近才由台灣引進,還是支援性質,裝備更新的速度跟本趕不上現實的轉變。
 面對新型態的越界情事,高速船僅可治標不能治本,那一天大陸越界漁船船速再超過40節時,我們依然可能束手無策,因此要有效達到嚇阻作用,海巡必須改變監控查緝的方式,由平面轉成立體,善用雷達及空拍的科技協助,可避免以往海巡疲於奔命或績效不彰的窘境。近年來地區面臨很多漁工船非法在離岸一千公尺內作業的指控,海巡無法遏止讓基層漁民反彈很大。
 事實上,以現有海巡的雷達裝備,對於非法的漁工船可以直接定位追縱,甚至是做為查報的證據,只是海巡並沒有著重在這個區塊,基層漁民難免有雜音,海巡若能公正執法,對於建立有秩序的海域管理是有正面幫助的。
 參考先進國家在護漁或海域管理方面的先進裝備,我們國家顯得有些落後,特別是在無人機運用上幾乎是在剛起步階段。報導指出,隨著無人機科技的成熟發展,很多產業已經廣泛運用其快速有效的特性,像是利用無人機噴灑農藥、農漁場的巡邏等,無人機在未來將改變產業的型態。馬祖地小島散海域面積廣大,最好的監控利器便是無人機或是直升機,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情況下,讓海巡裝備科技化是遲早要做的事。
 海巡進駐馬祖已久,平時除了擔任島際緊急救護工作外,護漁是最重要的任務;多年來海巡抓的大陸船已數不清,但為何無法達到嚇阻作用?護漁成效不彰的原因在裝備與人力的不足,面對未來越界犯罪型態的轉變與精進,傳統的裝備與思維已經趕不上時局的變化,善用電子科技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這也是中央有關部門必須重視的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