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過後的馬祖,是每年最豐收也是最忙碌的季節,各業者無不積極把握難得的機會來進行攬勝與招商,而這段熱潮也正是考驗我們過去努力的結果,等同於是一年一度的大考,由民眾來為觀光營造成效打分數。
觀光,簡單來說包括食、住、行、育、樂等5大元素,只要能在這些面向深耕,就能有機會交出不錯亮眼的成績單。這些說來容易,但仔細端詳我們當前經營的重點,似乎多側重在民宿飯店的設立、機場船舶的改善、乃至導覽和景點設立創新,這些雖然重要,也是觀光產業的每根重要支柱,但卻在飲食衛生面向的著墨有進一步努力的空間。
食品安全良窳其實在整個旅途上扮演相當重要角色,沒有潔淨的飲食將肇致許多無法預期的病情產生,輕則使身體感到不適,重則敗興而歸,留下遺憾與負評。的確,隨著觀光人潮的增加,食物上的需求也隨之攀升,但我們不能因此用放任或敷衍態度相應,認為只要有得吃就足夠,必須要更進一步的講求品質安全,甚至往零汙染目標邁進。
為確保飲食安全品質,衛生局與各衛生所要積極地進行所有業者的抽驗,針對不符規定標準者予以輔導,甚至用開罰方式取締告誡。所謂的食品業者並不僅以設有商業行號的店家為主,乃至於市場或流動攤販均屬之,都是食品安全管理的範圍與重點。
雖然馬祖的關係網絡相當綿密緊扣,但我們不能因此放水或消極了事,要將人情先放一邊,立於公權力及站在民眾角度積極查察,舉凡油品、生鮮蔬果、南北雜貨、冷飲茶水、冰品及熟食等,衛政當局都必須不定期的進行稽查訪視,糾正業者錯誤觀念,並輔導他們在食材上的改善,才能讓遊客與鄉親吃得安心。
一旦發生飲食中毒或紕漏時,將深深影響外界對於馬祖觀光的信任感,重創經濟收益,因而業者本身也要負相當大的責任。觀光所販賣的是感受與感覺的無形資產,業者若想要讓生意能如細水般的長流,就必須在食材上踏實的用料與製作,除了讓食物美味,更建立起新鮮乾淨的口碑,給予外界大大的肯定。但深怕不肖的業者為降低成本貪圖蠅頭小利,用瑕疵或汰劣材料來製作食物,不僅難以讓口感美味,也將斲損身體健康,最終也將被消費者發現,成為永遠的黑名單。
食品只有吃得安全才能讓旅途開心,也才能成為觀光的重要支柱。馬祖因地理環境之故,許多食材往往來自外地,運途過程或多或少會有新鮮與檢驗超標的問題存在,但為了我們整體發展,絕不能任憑放水,公部門必須挺起胸膛進行稽查與輔導,業者也要有相互一體的概念,才能讓北疆成為亮眼新星。
社論/重視觀光經營的隱形支柱
- 201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