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遊客今年爆增,搭機一票難求,補位也是不易,鄉親及旅客反映改善及意見訴求,是民意表達的正常現象;但以個人站立作業櫃台上的行為是不智的,也是不良示範,次日也一度引起小譟動,所幸均無影響登機作業,也無引發嚴重後果;不然,事件若太超過,勢必影響當時作業,也帶給滯留更多問題。這種行為不可取,風氣不可長,相關必須要予處置,給社會一個正確的教育。
這位旅客的訴求,是大家共同的聲音,問題是採取的行為不當;滯留的焦慮心情可以理解,問題是不當行為,固然突顯議題,但是並沒有解決問題,若是情緒無法控制,反而帶來更多問題,以及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傷害。
這個事件發生之後,網友多認為不當,尤在機場區域多屬安全管制地方,雖然沒有造成任何公物毀損或抗拒,但是在鼓譟大眾不安情緒,可能會產生嚴重後果,風險是難以控制,更是難以想像;所以,不得不謹慎,並做好個人情緒管理。
在這議題評論中,當有認為可以突顯現象,讓中央相關重視問題;再說這個問題不是你跳上去或是台灣媒體1次性表象式報導就獲解決;再說,可能受罰的是當事人,而不是你;輕者若被判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處以罰鍰,被罰的是他,來一趟馬祖可能要多付出3萬元,這是划不來。
再說,旅客訴求要加班機及軍機支援;地方遇有輸運需加班及支援,在地相關部門除當日密切注意疏運狀況,當日晚間並統計滯留狀況,因應次日啟動應變輸運機制,次日一早即向民航局提出,轉請國防部支援軍機輸運。交通局說,已是固定作業模式。
立榮加班需要調度、軍機支援須一定程序,交通部門提出之後必須追蹤、聯繫,尤以軍機申請過程,包括受理作業均待相關單位配合,該機制一啟動,交通相關單位開始忙碌;同時,軍機在南部都需要時間等待。在空運加班及軍機支援之外,海象許可的話,臺馬之星、臺馬輪以及合富快輪也均備置緊急應變運輸計畫,可有效解決滯留。
至於,旅客要求在疏運等候期間做現場說明,相關部門及人員也都穿梭在機場、碼頭,我們建議在提出軍機申請開始,即可在候機現場公布或是透過媒體公告,此時,以安定旅客的心最為迫切,不以考慮機密,軍機輸運飛行也不是什麼大機密;再者,申請過程若軍機另有任務而無法支援,旅客也可以理解,不見得要等到核定再公布,提早讓旅客知道可以安心等候補位。
焦慮等待的心,大家都一樣,不過,要以正常管道訴求、反映,而不當的情緒及肢體行為只會橫生問題及帶來個人、家庭困擾,甚至意外衝突,帶來社會的不安與傷害。
社論/滯留旅客鼓譟行為不足取
- 201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