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縣民關心的資訊 才是真正的新聞

  • 2016-05-30
 在4月交通旅遊資訊公開協調會後,縣府積極推動交通住宿即時資訊整合工作,本報網站並建置「交通住宿即時資訊」平台,讓旅遊業者與觀光客利用手機、電腦,就可以即時掌握馬祖海空交通及住宿情況,這項資訊提供的創新,有助於建構優質馬祖旅遊服務環境。
 在網路時代下,資訊傳遞方式與呈現形式打破了過去的框架,數位網路的新聞,已經越來越不像是過去傳統定義的新聞形式,公民新聞(citizen journalism)、協作新聞(collaborative journalism)、資料新聞(data-driven journalism)等新形式新聞報導,打破過去我們所認知,成為熱門顯學,發揮強大的傳播威力。
 三年前本報推出「機場即時動態」,剛推出時有部分讀者認為,機場航班資訊不是新聞報導可非報社本業。這是落伍的錯誤認知,因為機場航班資訊,才是縣民每天最關心的新聞,機場啟閉、候補情形與縣民生活息息相關,是每日不可或缺的重要資訊,本報航班資訊是長得不像新聞的新聞,是一目了然的濃縮報導,經過三年多來,「機場即時動態」已成為本報最受讀者肯定的創新,最受歡迎的報導。
 而交通、住宿資訊,更是地區旅遊業者與觀光客必需的資訊,過去未有「交通住宿即時資訊」平台,旅客必須一一打電話,才能確定最新航班資訊與民宿空房情形,有了「交通住宿即時資訊」平台,旅客可節省大量時間,節省更多通話費用,輕鬆獲得所需交通住宿資訊。
 同樣地,公務人員應該掌握事務的本質,而非死守事務的形式,給縣民真正需要的資訊,解決民眾問題。有時公部門之答覆,整篇之乎則也或實問虛答,這種「師爺體」回答,沒有幾個老百姓看得懂,是無效的說明。公部門在網路時代,溝通的形式應與時俱進,利用新媒體,使用適合的方式,呈現公部門的努力,說明議題的解決方案,讓政策更有感,獲得更多民眾的支持。
 另外,很多資訊與統計數據都在公家機關,部分資料並未公開,這些資料未牽涉機密,如果開放這些資料,將有利於業者與遊客決策,讓資料發揮更大的功效,有助於地區觀光發展。公部門可以適度檢討,將更多資料開放出來,提供大眾使用。
 縣民關心的資訊,才是真正的新聞,脫離縣民的報導,是沒有新聞價值的文字,「交通住宿即時資訊」平台,有助於業者、遊客掌握最新馬祖交通、住宿動態,這些民眾所關心的文字、數字,才會是有溫度的報導。